[实用新型]一种多相流密闭混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407.6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密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相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相流密闭混输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开发中经常遇到多相流动问题,如油藏量的确定,油藏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油井中产液的流动状态,油气水在管线中的输送规律,提升泵和增压泵的性能,分离器的效率,混相流量的计量等。
多相流技术于上世纪50年代走进石油工业。早期的研究人员根据实验室试验中获取的气、液相体积流量,各相的物性参数,管径和管道倾斜度,管道进出口压力等绘出一组无量纲的经验流态分布图。在均匀混合液体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稳态压降方程,依靠单相流动方程求解摩阻损失,使得混合雷诺数得到广泛运用。同时,有的技术人员还采用经验放大系数的方法,计算由于存在第二相而增加的摩阻损失。80年代初,计算压降的经验公式与计算机的结合,戏剧性地给石油工程技术人员一种实用工具,开发出从管道一端到另一端压降的数值迭代技术,出现了通过简单内流性能关系而连接油井和油层段的工艺流程。遗憾的是,工程人员很快就认识到这种方法具有很多问题。经验流态分布图很不细致,以前较多采用流量(或表观流速)确定的流态分界点,与其它参数特别是管道的倾斜度有很大关系。各个流态的经验液体存积公式同样存在不足,均匀混合流模型过于简化。如果不建立实际的多相流模型,无论是通过实验室还是现场试验测试得到的数据,其精度都不能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相流密闭混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混输装置不适应高气液比、高含砂、高粘度介质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的密闭集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相流密闭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A,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分离器B,所述分离器A位于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一侧,所述分离器B位于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另一侧,所述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包括进口压力表Pa,变频控制柜,出口压力表Pb,气体排出阀,过滤器Ga,泵,过滤器Gb,回流阀Ha,回流阀Hb,泵头温度传感器La,泵头温度传感器Lb,所述变频控制柜位于双轮驱动多想混输模块中央,其上方设有出口,所述泵连接变频控制柜的下方,其下方设有稠油排出口,所述过滤器Ga位于泵的一端,所述过滤器Gb位于泵的另一端,所述回流阀Ha位于过滤器Ga的下方,且连接稠油排出口的一端,所述回流阀Hb连接稠油排出口的另一端,所述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的底部设有进口J,其顶部设有气体排出阀,其外侧一端设有进口压力表Pa,另一端设有进口压力表Pa,所述泵头温度传感器La位于进口压力表Pa的外侧,所述泵头温度传感器Lb位于进口压力表Pb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中,稠油从进入口J进入,从稠油出口排出,进入系统。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回阀Ha和回流阀Hb微开,轮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无论是气体和沙子都不过泵,而且过滤器在轮作周期内反冲洗一次,其大大减少维修时间,增强使用寿命。
2本专利采用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以及分离器A和分开器B联合设计,不仅能实现多相流的密闭集输,而且还具有分离,计量的功能,可以代替计转站。
3本专利的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模块采用“轮作”方法,可以自动冲洗过滤器Ga和过滤器Gb,并将进口压力表Pa,、出口压力表 Pb、泵头温度传感器La、泵头温度传感器Lb与控制柜连接,可以无人值守。管理人员定期巡检时观察机油液位和泵震动声音是否正常即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4本专利的调频控制柜可调节频率,使泵排量适应工况。然后确定正反转周期,再将调频控制柜内的开关旋至自动挡。双轮驱动多相混输泵开始正转时,分离器B中液进入分离器A,并将A中天然气增压、排出;泵反转时,分离器B中天然气增压、排出。如此循环工作,天然气不过泵就可以增压输出<含液)。在输送介质气液比低于1时,可以不用分离器,调节回流阀Ha, b即可直接输出。其可完全能够适应高气液比、高含砂、高粘度介质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的密闭集输工作。
5本专利的多相流密封混输装置适用于单井、井组、区块,在不断增加产能,或油井能量递减,或介质组分变化,或气候影响,或管道腐蚀结垢等各种因素作用的情况,其能耗小,油井回压低,使得油井大大增产,其管理难度小。
6本专利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维修拆卸方便,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集输泵站加热装置
- 下一篇:气液相平板型爆破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