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2767.2 | 申请日: | 2014-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洲;徐玉坡;梁晨;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1B11/04 | 分类号: | E01B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接头,尤指一种适用于有砟和无砟重载铁路的高强度钢轨接头,适用于连接各种类型的轨道。
背景技术
钢轨接头作为连接两根钢轨并承受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垂直力与横向力的结构部件,是重要的轨道部件之一。钢轨接头在传递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弯矩的同时,可阻止钢轨的自由伸缩,但在钢轨收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时,接头处的钢轨端部又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
目前,公知的钢轨接头主要于对接钢轨的两侧设有夹板,两侧的夹板通过高强度螺栓实现与对接钢轨的紧固连接。但是,当列车车轮经过钢轨有缝接头时,接头部位的钢轨受到车轮的冲击,容易引起接头处轨端发生挠性变形,并最终引发轨端压溃、螺栓松动、夹板开裂、扣件折断、轨枕开裂、道床粉化等接头病害,从而缩短了轨道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另外,列车车轮经过钢轨有缝接头时,轨端受车轮冲击,不仅发出“哐啷,哐啷”的噪声,而且列车振动大,旅客乘坐舒适感较差。尤其对于日益发展的重载铁路而言,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在钢轨接头的性能参数中,其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的大小常作为衡量钢轨接头刚度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重载铁路而言,竖向刚度的大小至关重要。对此,首先定义钢轨接头的“接头刚度比”,即指接头轨缝处两侧夹板竖向刚度的总和占钢轨母材竖向刚度的百分比,用符号η表示。η值越大,则钢轨接头的竖向刚度也越大,从而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越高,有利于减少接头病害。
对于公知的钢轨接头而言,上述的接头刚度比η一般介于20%至30%之间,因此,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挠度比较大,乘坐的舒适性和平顺性较差。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钢轨接头存在的问题,本设计人结合相关制造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对现有的钢轨接头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提供一种能提高其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进而减少接头病害的高强度钢轨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钢轨接头,以期提供一种具有增强的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而适用于重载铁路领域的高强度钢轨接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轨接头,能固定在两根钢轨相对接处,将两根所述钢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钢轨接头包括:两夹板,两所述夹板能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钢轨的轨腰两侧并与所述钢轨固定连接;两加强板,设置在两所述夹板远离所述轨腰的一侧,并与所述钢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夹板的上端面距所述钢轨轨顶的距离大于等于50mm。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加强板上端面与所述夹板的上端面平齐。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加强板具有与夹板配合连接的竖直部,由所述竖直部下端向下延伸的折弯部。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夹板与所述加强板的竖直部两相互对应的接触面,其中一面沿长度方向形成一凸肋,另一面形成与该凸肋相配合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加强板的折弯部的底端延伸至低于所述钢轨轨底面。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折弯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加强板下部、向远离钢轨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折弯部相连接、向加强板下部方向延伸的第二折弯部。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内壁面与竖直部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折弯部内壁面与竖直部之间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夹板的两端在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加强板的外部,且两所述夹板的延伸部通过螺栓分别与两根所述钢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轨接头,其中,所述夹板及所述加强板沿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两根所述钢轨相对接处而对称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钢轨接头通过夹板和加强板的组合设置,大幅提高了接头的刚度,尤其是接头的竖向刚度,使接头刚度比η达到或超过90%,进而提高了列车通过钢轨接头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大幅减少了接头病害出现的几率,延长了轨道部件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减少维护维修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通过使其折弯部延伸到低于钢轨轨底的底面,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钢轨接头的横向刚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板和加强板相组合的方式,在大幅增大接头刚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单块夹板的重量,安装方便,组装灵活。
4、本实用新型加强板的长度小于夹板的长度,且加强板的长度可根据螺栓孔距及轨枕间距而定。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2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顶板灯
- 下一篇:一种触摸式行李架LED阅读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