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冷却内化成电池的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2127.1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沈维新;闫志刚;周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冷却 化成 电池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流水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内化成电池的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蓄电池行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蓄电池生产厂家逐渐将现有的外化成生产工艺向无镉内化成生产工艺转变。因内化成电池极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电池在加酸时,氧化铅与硫酸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伴随着大量的热量产生,使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高时,温度不能及时散失掉,在3分钟内电池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65℃以上。即使夏季将酸液的温度冷却到5℃以下,电池的温度也会在3分钟内上升到55℃。而电池从加完酸到化成槽中的时间大约需要15-2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降温措施,将会对电池的外观、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加完酸的电池放在有水的周转箱中,周转箱在输送带上流到流水线旁,再由人工将电池搬运到放好水的化成槽中,这样可以降低电池的温度,但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冷却内化成电池的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自动冷却内化成电池的流水线,包括流水线,所述流水线的两侧各增加一个PVC管道,靠近流水线一侧的PVC管道壁上间隔一段距离开有出水孔,所述流水线内布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固定于电池托盘上,所述电池上方采用连体酸壶灌酸。
所述PVC管道由PVC管道支架固定支撑于流水线边沿上。
所述电池为内化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流水线旁,增加PVC管道,PVC管道壁上间隔一段距离开有出水孔,这样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从孔中喷出,水喷淋到电池上,与电池表面进行迅速的热交换,从而达到给电池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其中:1、流水线,2、PVC管道,3、出水孔,4、电池,5、连体酸壶,6、PVC管道支架,7、流水线边沿,8、电池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自动冷却内化成电池的流水线,包括流水线1,流水线1的两侧各增加一个PVC管道2,PVC管道2的直径为25mm,靠近流水线1一侧的PVC管道2壁上间隔一段距离开有出水孔3,也就是说每隔50mm开一个直径为2mm的小孔,这样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从孔中喷出,流水线1内布置有电池4,电池4为内化成电池,电池4固定于电池托盘8上,电池4上方采用连体酸壶灌酸5。
PVC管道2由PVC管道支架6固定支撑于流水线1边沿上,支撑架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调整。PVC管道2的高度是以喷出的水刚好淋在电池4的上盖上为准。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水为深井水,温度在20℃左右。水喷淋到电池4上,与电池4表面进行迅速的热交换,从而达到给电池4降温的目的,电池4上架后,残留在电池中盖上少量的水,会在1-2个小时内蒸发完全,因充电在电池加酸后2-2.5小时开始充电,所以不会影响电池的充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电池需要采用连体酸壶进行灌酸,所提到的电池为内化成电池。电池采用连体酸壶灌酸,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再淋水的时候,水进入电池;电池必须是内化成电池,其原因为:内化成电池在没有化成前是不带电的,水中即使有杂质也不会导致电池放电。
本实用新型替代现有技术中将加完酸的电池放在周转箱中,周转箱在输送带上流到流水线旁,再由人工将电池搬运到放好水的化成槽中,这种降温方式,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而本实用新型在流水线旁,增加PVC管道2,PVC管道2壁上间隔一段距离开有出水孔3,这样水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从孔中喷出,水喷淋到电池4上,与电池4表面进行迅速的热交换,从而达到给电池4降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2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镍氢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废旧干电池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