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2041.9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415 | 分类号: | H01R39/415;H01R39/36;H01R3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刷组件。
背景技术
碳刷作为电机的主要消耗品,其下端和转子进行接触从而接触的端部始终呈弧面形,继而极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为此,本发明人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接触性能的碳刷,其通过使刷体在向下移动的同时能够旋转,避免了该刷体的下端形成弧面形的情况,保证了该刷体始终和转子具有较好的接触。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中的刷体和导线的连接易于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刷组件,它具有能够始终和转子保持较为良好的接触,且其刷体和导线亦较好电连接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包括:
———绝缘材质制备的外筒,该外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绝缘材质制备的向下投影呈圆形的上盖,该上盖的轴心线处设有通孔;
———绝缘材质制备的内筒,该内筒的上端固定于该外筒的上端且位于该外筒的内部,该内筒的外表面和该外筒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同时,该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的下端封闭、上端延伸至该内筒的上端;
———电化石墨碳材料制备的刷体,该刷体位于该内筒内部,且该刷体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和该螺旋槽相配的凸块;
———压簧;
所述碳刷组件还包括电化石墨碳材料制备的连接体,该连接体位于该内筒内且位于该刷体的上方,同时,该连接体的上端连接有导线,该导线向上延伸穿过该通孔,以及,该压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上盖和该连接体之间。
所述连接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压簧的下端顶在该凹槽内,且该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该压簧的簧体的直径。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始终和转子保持较为良好的接触,且其刷体和导线亦具有较好电连接。本发明的碳刷组件的刷体随着下端的磨损而不断变短,继而向下移动。同时,在其下移的过程中,凸块在螺旋槽内滑动,使刷体呈旋转状。这样,该刷体的下端始终保持圆滑的状态而非弧面形,进而保证了该刷体和转子的良好接触。同时,刷体和导线的连接通过始终紧密的压在该刷体上的连接体实现,从而保证了该刷体和导线的良好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内部结构半剖视、外部局部剖视)。
图中:10、外筒,11、螺栓,12、上盖,121、通孔;20、内筒,21、螺旋槽;30、刷体,31、凸块;40、连接体,41、导线,42、凹槽;50、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碳刷组件,包括外筒10、内筒20、刷体30、连接体40、压簧50等部件。具体的讲:
该外筒10采取塑料等绝缘材质制备。该外筒10上端通过螺栓11连接有同样采取塑料等绝缘材质制备且向下投影呈圆形的上盖12,该上盖12的轴心线处设有通孔121。
该内筒20亦采取塑料等绝缘材质制备。该内筒20的上端固定于该外筒10的上端且位于该外筒10的内部,该内筒20的外表面和该外筒10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同时,该内筒20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21,该螺旋槽21的下端封闭、上端延伸至该内筒20的上端。
该刷体30采取电化石墨碳材料制备。该刷体30位于该内筒20内部,且该刷体30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和该螺旋槽21相配的凸块31。即,该凸块31沿着该螺旋槽21滑动。
该连接体40采取电化石墨碳材料制备。该连接体40位于该内筒20内且位于该刷体30的上方。同时,该连接体40的上端连接有导线41,该导线41向上延伸穿过该通孔121后连接至一铜质材料制备的连接片(图上未示出)。
该压簧50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上盖12和该连接体40之间,从而不仅保持该连接体40和该刷体30的良好电接触,且使该刷体30始终具有向下位移之趋势。
更进一步的讲,该连接体40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42,该压簧50的下端顶在该凹槽42内,且该凹槽42的深度和宽度均大于该压簧50的簧体的直径。即,该压簧50使该连接体40不会大幅度的旋转。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该压簧的作用下,该刷体变短后向下位移,而该凸块受到该螺旋槽的限制使该刷体在向下位移的同时会旋转,继而使该刷体的下端始终较为圆滑,进而能够和该转子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同时,由于该刷体和导线的连接通过始终紧密的压在该刷体上的连接体实现,保证了该刷体和该导线的良好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2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