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1487.X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杨生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太阳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具水冷却散热之太阳能储电板。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太阳能板,大都装设于太阳照射处,并将其光能转换为电能供给使用,而太阳能板在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下,则可能产生过热的情况。当太阳能板过热时,则可能造成转换电力效能降低,进而影响此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储电系统,由座体、散热空间、导流板、集水槽与太阳能板所组成,座体向下凹陷有散热空间,且散热空间内摆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则向一侧倾斜并向下延伸凹陷有集水槽,并且在座体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而太阳能板底侧则设有散热板;冷却系统,由抽水马达、洒水器、进水阀、排水阀与注水阀所组成,抽水马达一端则以输水管连接有多数个洒水器,而各个洒水器平均设置在散热板下方,并且抽水马达另一端又连接有进水阀,进水阀设置在集水槽底部,集水槽内设置有排水阀与注水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由于抽水马达可抽取集水槽内部的水源,并利用输水管将水源导引至各个洒水器,使洒水器将水源喷洒在散热空间及散热板上,进而让散热板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所以可改善太阳能板因过热而降低转换电力的效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抽水马达设置在座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洒水器喷洒水源降温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的重新注入水源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储电系统1,主要由座体11、散热空间12、导流板13、集水槽14与太阳能板15组成,设有座体11,座体11向下凹陷有散热空间12,且散热空间12内摆置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则向一侧倾斜并向下延伸凹陷有集水槽14可盛接导流板13导流的水源,并且在座体11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15,而太阳能板15底侧则设有散热板151,散热板151下方则设有洒水器22。
冷却系统2,主要由抽水马达21、洒水器22、进水阀23、排水阀24与注水阀25所组成,设有抽水马达21设置在座体11内部,且抽水马达21一端则以输水管221连接有多数个洒水器22,而各个洒水器22平均设置在散热板151下方,并且抽水马达21另一端又连接有进水阀23,其进水阀23设置在集水槽14底部,集水槽14内设置有排水阀24与注水阀25。
当太阳能储电系统1倾斜摆置在一阳光照射处时,则可利用太阳能板15来吸收太阳的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使用,如图2所示,当太阳能板15长时间曝露在阳光底下时,太阳能板15底侧的散热板151则可带走太阳能板15产生的热能,此时,集水槽14内部的水源若未超过进水阀23预定的温度时,进水阀23则可呈开放的状态供抽水马达21抽取集水槽14内部的水源,并由输水管221输送水源至各个洒水器22,使洒水器22将水源直接或以水雾状喷洒在散热板151上,进而让散热板151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并且喷洒在散热空间12及散热板151上的水源则可滴落在导流板13上,让水源顺着导流板13倾斜方向重新流入集水槽14内供抽水马达23抽取,形成循环对流的冷却水路。
如图3所示,当集水槽13循环的水源超过进水阀21预定的温度时,其进水阀23则呈关闭状态,当进水阀23呈关闭状态时,排水阀24则可呈开放状态排出过热的水源,当排水阀24完全排出过热的水源后,其注水阀25则可重新注入水源至集水槽13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却太阳能板,由于抽水马达可抽取集水槽内部的水源,并利用输水管将水源导引至各个洒水器,使洒水器将水源喷洒在散热空间及散热板上,进而让散热板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所以可改善太阳能板因过热而降低转换电力的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杨生,未经钱杨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1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