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幕可变形的智能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1015.4 | 申请日: | 2014-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傲立 |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5001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变形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幕可变形的智能手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手环作为可穿戴智能设备里的一个种类已经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现有的智能手环大多拥有一个柔性的屏幕,使用者抬起手臂来观看上面显示的内容,由于屏幕表面是弯曲的,给观看和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幕可变形的智能手环,可以让柔性屏幕拥有弯曲和展平两种形态,方便佩戴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个字母O形的环状外壳内,有电路板和电池,可以提供智能手环的基本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侧重于结构创新,软件和硬件均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故不做赘述。柔性屏幕的一端与环状外壳固定连接,作为电路板的显示终端。环状外壳上还设置了一个电动的卷线器,卷线器里伸出的线与柔性屏幕的另一端连接,柔性屏幕的背面有弹簧片,让柔性屏幕保持展平的趋势。当卷线器把线收回,柔性屏幕弯曲贴合在环状外壳上,当卷线器把线放出,柔性屏幕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展平为一个平面,方便操作和使用。
采用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可弯曲变形的柔性屏幕和电动的卷线器,柔性屏幕可以转换为弯曲和展平两种状态,方便携带和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化状态立体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化状态立体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卷线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屏幕的构成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能框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O形外壳1;柔性屏幕2;卷线器3;挡圈4;线5;弹簧片6;减速器7;电机8;轴9;柔性玻璃10;柔性触摸屏11;OLED显示器12;C形外壳13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O形外壳1是一个环状壳体,内有智能手环的电路板和电池,与现有智能手环的电路和工作原理一样,故此对软件和硬件方面不做赘述,只说明结构上的创新。柔性屏幕2与现有智能手环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完全贴合在O形外壳1上,而是只有一端与O形外壳1连接,并且与O形外壳1内的电路板实施电连接和信号连接来作为电路板的显示终端,柔性屏幕2的另一端是活动端。因此,柔性屏幕2是可以活动的,图中,柔性屏幕2处于弯曲状态,贴合在环状壳体的表面,外观与现有的智能手环也类似,优点是便于携带。O形外壳1的两侧还有环形的挡圈4,用于保护柔性屏幕2的边缘。
图2中,卷线器3可以将一根线5收起来或者放出来。卷线器3是电动的,内有电动动作机构,如图4所示,电动机8带有减速器7,减速器7带动轴9转动。线5是缠绕在轴9上的,当电动机8正转,线5从卷线器3放出,当电动机8反转,线5从卷线器3收回来。线5的另一端是连接在柔性屏幕2的活动端的。这样,线5的收放可以牵动柔性屏幕2的活动端。图3中可以看到柔性屏幕2的背面有弹簧片6,弹簧片6可以让柔性屏幕2有展平的趋势,当线5是从卷线器3中放出的时候,弹簧片6让柔性屏幕2展平;当线5被卷线器3收回的时候,柔性屏幕2克服了弹簧片6的作用力,被线5拉回到贴合O形外壳1的状态。
图5中,柔性屏幕2的构成是:最上面一层和最下面一层为柔性玻璃10,它是起到保护屏幕作用的透明薄膜,两层柔性玻璃10之间是柔性触摸屏11和OLED显示器12,这与现有的触摸屏原理是一样的。柔性触摸屏11用于输入指令,OLED显示器12用于显示图像,而且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显示器是可以弯曲的,这样复合而成的柔性屏幕2就具备了可弯曲的触摸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外壳也可以是C形外壳。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能框图,其原理与现有智能手环是一样的,由通信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和电源管理子系统组成。其中应用子系统可以控制电动机8的正反转动作,配合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语音操作、触摸屏操作等方式,让电动机8来实现柔性屏幕2的形态转变,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傲立;,未经王傲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1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送带的鞋底定位及喷胶装置
- 下一篇:手表链节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