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急救用人工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0616.3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彩华;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彩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急救 用人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急救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人工呼吸是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传统口对口进行急救的方式已渐渐被淘汰。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授权公告号为CN203329149U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急救人工呼吸器。它其包括器体,器体内设有推拉杆,推拉杆前端是活塞,推拉杆后端是手柄,所述器体前端侧面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器体前端设有气管,气管另一端前部设有硅胶密封碗和两个鼻塞。使用时将气管前端插入患者嘴内,硅胶密封碗将患者的嘴封住,两个鼻塞将患者鼻子塞住,再将所述器体内的推拉杆反复推拉,即可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了。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口鼻部的形状不规则,硅胶密封碗实际很难将患者的嘴封住,实际使用时,需要双人配合,一人按住硅胶密封碗,另一人手持器体抽拉活塞;另一方面,抽拉活塞时需要把气体推进病人的肺部,是一个十分费力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急救用人工呼吸器,该呼吸器绑在救护人员的手臂上使用,救护人员单人即可完成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野外急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和为面罩供气的气筒,所述面罩通过硬质的连接块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气筒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板固定在手臂上的魔术粘扣。
使用时,用魔术粘扣将支撑板固定在救护人员的左臂,然后用左臂的力量将面罩按牢在病人的口鼻部,救护人员的右手同时对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气筒进行操作为面罩供气。
为省力地完成对气筒的操作,本方案的气筒包括条状部、圆形部和安装在圆形部上的手柄,条状部内具有活塞,圆形部内具有能沿着圆形部的圆周运动的活动轮,手柄与活动轮固定,活塞的后端部与活动轮之间铰接有活塞杆,活塞的前端部所接触的空间为气体腔,气体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条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孔,当活塞杆将活塞拉回至极限位置时,出气孔与气体腔接通,当活塞杆将活塞往气体腔的方向前推时,出气孔与气体腔之间被活塞隔离。摇动手柄,即可轻松为面罩供气。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以单人省力地完成人工呼吸操作,特别适宜在野外急救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气筒;21、条状部;22、圆形部;23、手柄;24、活塞;25、活动轮;26、活塞杆;27、气体腔;28、进气单向阀;29、出气孔;3、连接块;4、支撑板;5、魔术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野外急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面罩1和为面罩1供气的气筒2,面罩1通过硬质的连接块3固定在支撑板4上,气筒2固定在支撑板4上,支撑板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板4固定在手臂上的魔术粘扣5。
气筒2包括条状部21、圆形部22和安装在圆形部22上的手柄23,条状部21内具有活塞24,圆形部22内具有能沿着圆形部22的圆周运动的活动轮25,手柄23与活动轮25固定,活塞24的后端部与活动轮25之间铰接有活塞杆26,活塞24的前端部所接触的空间为气体腔27,气体腔27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28,条状部2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孔29,当活塞杆26将活塞24拉回至极限位置时,出气孔29与气体腔27接通,当活塞杆26将活塞24往气体腔27的方向前推时,出气孔29与气体腔27之间被活塞24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彩华;,未经周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0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插管
- 下一篇:防震型空气压缩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