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0508.6 | 申请日: | 2014-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叶和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吉美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4G9/00 | 分类号: | G04G9/00;G04G17/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大屏幕 双程 驱动 电子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钟显示屏往往通过芯片控制,芯片与整个电路板为一体化设计,当芯片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整个电路板一起更换,工序繁琐且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当芯片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不需要替换整个电路板,维修更快捷简便,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包括:
本体10,具有至少二开口;
至少二显示屏20,装接在本体10内,且一显示屏20对应本体之一开口;
至少二芯片30,装接在本体10内,该芯片30数目与显示屏20数目相等,且一芯片30信号连接一显示屏20;
电路板40,装接在本体10内且信号连接显示屏20;所述电路板40上设有与芯片30数目相等的且形状尺寸与芯片30适配的缺口,芯片30嵌接入该缺口且焊接在电路板40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具有上下布置的两开口,所述显示屏20为两个,该两个显示屏20上下布置在本体10内且分别对应本体10之两开口;所述芯片30为两个,且该两个芯片30分别信号连接两个显示屏20。
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包括装接在一起的前盖11与后盖12。
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盖11具有至少两个贯穿的通孔,该通孔构成所述开口。
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12包括电池仓及电池盖,电池仓电接电路板40,电池盖可装拆地盖接于电池仓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12还包括支架,该支架转动装接在后盖12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片均为市场上已有的芯片。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芯片嵌接在电路板上,与电路板配合形成一平面整体,占用空间小,且当芯片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将芯片与电路板的焊接点断开,将损坏的芯片取下,将新的芯片嵌入电路板上缺口并焊接好相应位点即可;而传统的电子钟,若芯片损坏,只能将整个电路板一并更换,费时费力,与之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后期修理维护更简便、成本更低。
2.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具有双显示屏,可以显示不同的内容,信息更丰富,界面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二(显示屏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与芯片装接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本体10,前盖11,后盖12;显示屏20;芯片30;电路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请查阅图1至图5,一种家用大屏幕双程序驱动电子钟,包括:
本体10,具有上下布置的两开口;
显示屏20,该显示屏20为两个,该两个显示屏20上下布置在本体10内且分别对应本体10之两开口;
芯片30,该芯片30为两个,装接在本体10内,该两个芯片30分别信号连接两个显示屏20,且两个芯片30分别对应不同的程序,性能有所差异,使得两个显示屏可显示不同的内容;
电路板40,装接在本体10内且信号连接显示屏20;所述电路板40上设有与芯片30数目相等的且形状尺寸与芯片30适配的缺口,芯片30嵌接入该缺口且焊接在电路板40上。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本体10包括装接在一起的前盖11与后盖12。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前盖11具有两个上下布置的贯穿的通孔,该两通孔构成所述两开口。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后盖12包括电池仓及电池盖(图中未示出),电池仓电接电路板40,电池盖可装拆地盖接于电池仓上。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后盖12还包括支架(图中未示出),该支架转动装接在后盖1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吉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吉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0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正面共建共享光缆交接箱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进行上下限位的蜗杆加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