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风机红外线加热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00017.1 | 申请日: | 2014-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庆;李玮;张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健催化燃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2 | 分类号: | A47J27/02;F24C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红外线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厨用燃气灶具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风机红外线加热桶。
背景技术
目前酒店、饭馆、小型饮食店等商业食肆所用的汤炉、面炉采用电加热或燃气直接加热结构,其存在诸多不足。
市面上的面炉有风机,电子元器件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损坏,维修率高;面炉设置风机后必须使用220V的市电电源,若电源不稳定或者是电路出现故障,面炉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正常使用,同时面炉使用市电电源后,如果出现内部的汤汁溢出或者泄漏都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对使用者人身造成伤害;同时因为风机的本身结构及其控制结构的限制,上述各电器结构都是电子元器件,这些电子元器件在高温烘烤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损坏、变形或其它不可控的故障,影响了加热装置的正常使用;面炉使用风机,还必须含有与风机配套使用的换热结构,这些结构的制作和成型工艺比较复杂且成型后使用寿命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薄壁不锈钢波纹管或者是薄壁不锈钢方管,而这些结构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如果焊接不好就会出现泄漏的现象,且这些结构是长期浸没在高温热水中的,高温热水会锈蚀焊接处,时间久了也会出现泄漏的现象,影响加热装置的正常使用。
另外,现有汤炉、面炉加热汤水的炉火火焰裸露,热量快速扩散、热效率低;受热面积小,吸热慢存在噪音现象;同时有大量的CO、NOX、CH化合物排放到空气中且寿命短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无风机红外线加热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涂覆催化剂的金属蜂窝载体燃烧板构成的燃气加热装置与桶状锅体配合组成的集热型节能燃气灶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无风机红外线加热桶,包括锅体和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锅体包括锅胆和锅外体,锅胆位于锅外体中心,锅胆外壁与锅外体内壁之间是环形空腔,锅胆和锅外体上端通过锅沿密封连接固定,锅沿下方沿锅外体上端设置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环形槽,环形槽外壁设置有均匀间隔的排气孔;所述燃气加热装置是安装金属蜂窝载体燃烧板的燃气红外加热装置。
所述锅胆底面有吸热盘,吸热盘表面设置有吸热鳞片,所述吸热鳞片在吸热盘底面形成宽度由中心部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导流槽。
所述导流槽是“S”型弧形或“Z”型折弯形。
所述金属蜂窝载体燃烧板是弧面形状或平面形状。
所述锅外体壁是夹层结构,夹层中有保温棉。
所述锅胆下部有排水口。
所述排气孔是腰形孔、矩形孔、椭圆形孔、圆形孔或菱形孔。
所述环形槽外壁有可以封闭部分排气孔的隔热板。
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包括中心金属燃烧板和环绕中心金属燃烧板的环形金属燃烧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热型节能燃气灶具,灶具采用带有汤汁出口的锅体和燃气加热装置,锅体包括锅胆和锅外体,锅胆放置在锅外体中,锅胆与锅外体之间有环形空腔形成的侧面加热通道且紧贴锅外有保温层装置,锅胆下部设有排水口装置,密封中空的锅沿,锅沿外径大于锅外体外径,锅沿底部与锅外体之间有一环形槽,环形槽与环形空腔连通,环形槽外壁均匀设置有一圈排气孔通过环形槽与环形空腔连通,锅胆底部设有吸热盘,吸热盘上安装有吸热鳞片;燃气加热装置中的金属蜂窝载体表面会发出红外线能量来加热锅胆,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汤锅结构简单,受热均匀、具有高效节能、高性能储氧、低(CO、NOX、CH)化合物、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加热桶还设计了人员操作隔热结构,这个结构是在环形槽外壁增加一个可以封闭部分排气孔的隔热板,隔热板通过人工移动实现排气孔的开闭。增加隔热板后,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不会通过隔热板封闭的部分排气孔排烟,起到隔热、阻隔烟气的作用。人员在隔热板后方工作的时候不会就热和烘烤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各结构通过焊接或铆接结构增加了自身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燃烧灶具中的金属燃烧板在加热、冷却过程中自身应力的释放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断层的可能;同传统明火加热灶具相比实现真正红外辐射和无焰燃烧,同时彻底消除了火焰造成的噪声污染;本实用新型无风机设置,同时也无风机相应匹配的配电设置和结构,配合红外辐射和无焰燃烧的加热结构,简化了加热桶的整体结构,加热桶进一步适应了高温加热等复杂环境,其各结构和加热桶整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胆吸热盘结构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健催化燃烧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健催化燃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0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