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半固态铸件盛放的专用料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737.9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薛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瑞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53399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固态 铸件 盛放 专用 料框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固态铸件的盛放装置,更为具体地说是指方便半固态铸件盛放的专用料框车。
背景技术
半固态铸造加工技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可以实现较低的充型速度、实现平稳、无湍流、无喷溅充型;充型温度相对低,凝固收缩相对小;可以生产比纯锻压更复杂的毛坯,毛坯表面更光滑,成本更低;铸锻件内部组织致密,晶粒极细,能完全消除压铸工艺会产生的内部气孔、缩孔缩松,基本不会产生偏析缺陷;毛坯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通过提高锻压比压,就能达到锻压件的内在水平。
半固态铸锻技术,是将浆料预先制成一定大小的锭块,需要时再重新加热到半固态温度,然后送入压室进行半固态的充型压铸,这种工艺称为流变压铸,准确的名称叫“半固态充型压铸工艺”,它与普通压铸工艺一样,充型后是自然冷却,自然冷却后得到半成品,以下将其称为半固态铸件。自然冷却通常需要将半固态铸件悬挂,待其冷却后再输送至其它加工装置中进行冒口切割、打磨等工序。然而,目前半固态铸造加工厂并没有半固态铸件冷却盛放的专用料框车,同时,又由于半固态铸件形状、种类繁多,不同形状的半固态铸件冷却摆放的形状各不相同,简单的料框形状已无法适用,也不便于半固态铸件运输至其它加工装置进行后续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半固态铸件盛放的专用料框车,以解决现有料框不利于不同形状半固态铸件的冷却盛放、不便于运输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便半固态铸件盛放的专用料框车,包括一料框主体,料框主体包括一底架,底架的底面设有复数个行走轮,底架由一矩形框体及复数根焊接在该矩形框体内的方钢构成,方钢上设有复数个用于固定插设半固态铸件的竖直向上设置的圆管,矩形框体相对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架体,架体由两根竖直支架及复数根焊接在两根竖直支架之间的横向支架构成,横向支架上设有复数个挂件,相对两个挂件之间架设一用于悬挂半固态铸件的挂杆。
进一步地,上述其中一个架体的外侧焊接一推杆支架,推杆支架由架体的底部以逐渐远离架体的方式倾斜向上设置,该推杆支架与架体的倾斜角度为30°~45°,该推杆支架的中上部通过加强板焊接在架体上。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钢以平行于矩形框体短边方向的方式等间距焊接在该矩形框体两个长边之间,每个方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管,圆管的高度均一致,所有位于左侧圆管在其中心处的连线及所有位于右侧圆管在其中心处的连线均平行于矩形框体的长边。
再进一步地,上述挂件等间距分布在上述横向支架上,挂件包括V型挂件和倒V型挂件,V型挂件和倒V型挂件相互错开地分布在上述横向支架上。
另外,上述两个架体相应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对应焊接一平行于底架矩形框体长边的横杆,以防止靠近横杆侧面半固态铸件掉落出料框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该结构的料框车,底架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圆管,不仅可以用于插设特殊形状的小体积半固态铸件使其冷却,还可在圆管上端面上支撑一底板或料箱以便于冷却后半成品的收集盛放与运输。
2、底架两侧的架体上设有多层横向支架,且架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挂件,两侧相对的两个挂件对应架设一挂杆,用于悬挂大体积的半固态铸件,使其快速冷却。
3、底架由一框架及复数个方钢焊接而成,有利于半固态铸件的散热,同时料框车只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架体,另外两个侧面敞开,方便半成品的悬挂及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视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3,方便半固态铸件盛放的专用料框车,包括一料框主体1,料框主体1包括一底架10,底架10的底面设有复数个行走轮2,底架10由一矩形框体11及复数根焊接在该矩形框体11内的方钢12构成,方钢12以平行于矩形框体11短边方向的方式等间距焊接在该矩形框体11两个长边之间,每个方钢1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管13,圆管13的高度均一致,所有位于左侧的圆管13在其中心处的连线及所有位于右侧的圆管13在其中心处的连线均平行于矩形框体11的长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瑞高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瑞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中间罐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离心铸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