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791.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国;张青召;李云涛;宁晨;阮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可靠性及性能试验中,经常需要检查与更换保险、继电器,对于保险,继电器盒中有专用工具可用来取出保险;对于继电器,尚未有专用工具可以方便取出继电器。
现有的继电器排列紧密,为使继电器安装可靠,现在越来越多的继电器都采用自锁设计,继电器端子上小孔与继电器盒端子上凸出圆球紧密配合。一般情况下,取出继电器盒中继电器的方法有2种。第一种为用手直接晃动继电器将其拨出,采用这种方法时由于继电器排列间距限制,手指无法将其完全捏住,且需要较大的力,不便于操作,而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容易出现继电器罩壳脱落现象;第二种为用一字改锥撬其本体缺口处,待其松动之后用手将其拔出,采用这种方法时除两端继电器便于操作外,其余继电器都需要将其前端继电器依次拔除之后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继电器罩壳脱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整车可靠性及性能试验中继电器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取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取出装置,包括:
夹子本体,所述夹子本体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第一端均为半圆拱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半圆拱形结构中未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第一端相连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的U形开口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第二端形成一开口,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位于夹子本体开口内部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应的部位上的两个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宽度;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的第一挠钩和第二夹持部第二端的第二挠钩,所述第一挠钩和第二挠钩均为“J”形,且所述第一挠钩较长的一端粘贴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所形成开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挠钩较长的一端粘贴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第二端所形成开口的外侧,所述第一挠钩和第二挠钩较短的一端均涂覆有绝缘涂层。
可选地,所述两个摩擦块的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夹子本体、第一挠钩和第二挠钩均为弹簧钢。
可选地,两个所述摩擦块位于所述夹子本体开口内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下端。
可选地,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为PU材质或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继电器取出装置中粘贴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的第一挠钩和第二夹持部第二端的第二挠钩可以及时的抓住继电器从而可靠的取出继电器;此外,所述夹子本体、第一挠钩和第二挠钩均为弹簧钢,具有弹性,在该装置夹持继电器时增加了正压力,同时摩擦块也增加了该装置与继电器之间的摩擦系数;另外,该继电器取出装置使用时不受空间和继电器大小的限制,可以很容易方便的将继电器取出,省时省力,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继电器取出装置的轴测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继电器取出装置的二维正视图。
其中图中:1、夹子本体;2、第一夹持部;3、连接部;4、第二夹持部;5、第一夹持部第一端;6、第二夹持部第一端;7、第一夹持部第二端;8、第二夹持部第二端;9、摩擦块;10、第一挠钩;11、第二挠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取出装置,包括:
夹子本体1,所述夹子本体1包括第一夹持部2、连接部3和第二夹持部4,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5和第二夹持部第一端6均为半圆拱形结构,所述连接部3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4的半圆拱形结构中未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一端5和第二夹持部第一端6相连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连接部3的U形开口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端7和第二夹持部第二端8形成一开口,所述连接部3位于所述开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配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孕育剂颗粒筛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