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液流循环式气液栽培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639.3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恺;李继明;火有仁;司怀军;杨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液流 循环 式气液 栽培 一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深液流循环式气液栽培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水培指植物大部分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式。
无土栽培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它是不用土壤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其因以人工创造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作物的增长潜力,使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提高。
深液流循环式栽培具有较深的营养液层,但是它解决水中溶氧的方式是采用水循环的方法,在水循环系统中设计了有利于提高水中溶氧的设计,如具有较大的营养液缓冲回流池,可以使养液的温度稳定,不会骤然升高,具有较高落差的回液管设计,让回流液似瀑布跌落的方式流注入营养液池2,实现了增氧过程,另外在导管4也以较高的落差的注入营养液,也达到养液增氧之效果。
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须物质二氧化碳,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强,因此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肥。美国科学家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农场里,利用二氧化碳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他们发现二氧化碳在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使用,效果最显著,因此通过将深液流循环式栽培与气体肥料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马铃薯幼苗,能够将二者的优点融合,使得在马铃薯幼苗的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利用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供给气体肥料和深液流循环式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马铃薯幼苗培养,能够减少或者降低农药使用量,种植环境不受限制,而且种植环境洁净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深液流循环式气液栽培一体装置,主要由深液流循环装置、气体循环装置和控制装置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液流循环装置由设在控制装置1一侧的营养液池2、设在营养液池2中的水泵3、与水泵3相连接的导管4、设在营养液池2上端与导管4相连接的倾斜设置的栽培池5、一端设在栽培池5底端一端设在营养液池2上端的回流管6以及设在回流管6上的过滤器7和设在栽培池5上的苗床8组成;所述的气体循环装置由扣合在苗床8上的通过转动件9连接的透明保护罩10、在透明保护罩10上端处设有的进气管11、设在透明保护罩10下端处的出气管12和设在透明保护罩10内壁上的传感器13组成。
所述的导管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4,在回流管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5,在出气管12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6。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和第三电磁阀16分别与控制装置1相连接。
所述的苗床8上设有固定板1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供给气体肥料和深液流循环式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马铃薯幼苗培养。采用深液流循环式栽培具有较深的营养液层,解决水中溶氧的方式是采用水循环的方法,在水循环系统中设计了有利于提高水中溶氧的设计,可以使养液的温度稳定,不会骤然升高,具有较高落差的回液管设计,让回流液似瀑布跌落的方式流注入营养液池2,实现了增氧过程,另外在导管4也以较高的落差的注入营养液,也达到养液增氧之效果,通过深液流循环式栽培给马铃薯幼苗的根须进行供给营养物质,而采用二氧化碳气肥的供给方式,使得马铃薯幼苗通过透明保护罩10的光线和二氧化碳气肥进行光合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节水、节能,能够减少或者降低农药使用量,种植环境不受限制,而且种植环境洁净,通过深液流循环方式和气肥一体化栽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装置1、营养液池2、水泵3、导管4、栽培池5、回流管6、过滤器7、苗床8、转动件9、透明保护罩10、进气管11、出气管12、传感器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6、固定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