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立式内圆磨床的移动进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647.6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博文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2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立式 磨床 移动 进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平面磨削领域的机床,特别是针对零件锥度磨削的一种数控立式内圆磨床的移动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磨床对工件进行锥度磨削时,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两种联动差补,其缺陷是对机床精度要求高,主要是磨削效率十分低,磨削精度保持不好。其机床运行结构为(如图2所示):横向移动托板1’顶部装有上下移动电机2’,横向移动托板1’通过直线导轨3’可以在横梁上做X轴(横向)运动,滑块4’(动态的)安装在垂直移动板5’上,连接在电主轴7’上的磨头架6’通过垂直移动板5’上的纵向导轨在托板上做Z轴(垂直)运动。当加工带有锥度的零件时,通过系统编程,使X,Z轴联动从而实现锥度磨削。但是此种方法,首先要求X,Z轴单件精度非常高,其次两轴垂直度要好,另外还要保证两轴的进给速率比十分准确,但在实际加工中是无法保证如此高精度的锥度磨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床工作性能和进给精度高、故障发生率低且运行平稳的磨头移动式立轴矩台平面磨床。
本实用新型机床结构是在横向移动托板后设计安装一个带有高精度转动圆盘的数控转台,通过转动圆盘的转动角度可以使托板上的Z轴导轨旋转一定角度,这样只要通过Z轴进给就可以保证锥度磨削的精度。即只要保证Z轴导轨的精度,就可以保证锥度磨削的精度,为了达到Z轴导轨转动一定角度,使磨头沿着Z轴导轨移动,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结构:一种数控立式内圆磨床的移动进给机构,包括电主轴、横向移动托板、数控转台、固定托板、滑块和垂直移动托板,作为磨头的电主轴整体安装在垂直移动托板下部,上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连接驱动丝杠旋转,其特征是:作旋转运动的数控转台的一侧连接在横向移动托板上,数控转台的另一侧安装固定托板,紧靠固定托板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垂直移动托板滑动配合使带有电主轴的垂直移动托板沿着滑块上下移动,并且由数控转台带动滑块、上下移动电机、电主轴以及垂直移动托板一起旋转。
在横向移动托板后的数控转台上带有转动圆盘,与固定托板相固定的滑块凹槽与垂直移动托板上的直线导轨配合,圆盘的转动角度等于垂直移动托板垂直导轨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机床结构为在横向移动托板后设计一个高精度的转动圆盘,即通过转动圆盘转动角度可以使托板上的Z轴导轨旋转一定角度,这样只要通过Z轴进给就可以保证锥度磨削的精度。即只要保证Z轴导轨的精度,就可以保证锥度磨削的精度,对提高精度十分有效;现有锥度磨削方式只能用砂轮角即通过点接触磨削,磨削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磨削方式可以像磨削普通内孔或外圆一样通过砂轮的外径磨削,即线接触磨削,磨削效率可提高数十倍;本机床工作性能和进给精度高、故障发生率低且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磨床进给移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1 横向移动托板,2 数控转台,3 固定托板,4 滑块,5 上下移动电机,6 垂直移动托板,7 电主轴,8 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数控立式内圆磨床的移动进给机构,包括电主轴、横向移动托板、数控转台、固定托板、滑块和垂直移动托板,作为磨头的电主轴7整体安装在垂直移动托板6下部,上下移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丝杠连接驱动丝杠旋转,在横向移动托板后的数控转台上装有高精度转动圆盘,旋转的数控转台2的一侧连接在横向移动托板1上,数控转台2的另一侧安装固定托板3,紧靠固定托板3固定有滑块4,与固定托板3相固定的滑块4凹槽与垂直移动托板6上的直线导轨8相配合,圆盘的转动角度等于垂直移动托板垂直导轨的旋转角度。运转时滑块4与垂直移动托板6滑动配合使带有电主轴7的垂直移动托板6沿着滑块上下移动,并且由数控转台2带动滑块、下移动电机、电主轴以及垂直移动托板6一起旋转,工作时通过转动圆盘的转动角度就可以使垂直移动托板6上的Z轴直线导轨8旋转同样角度,只要通过Z轴(垂直)进给,保证Z轴导轨的精度,就能保证锥度磨削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博文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朝阳博文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路沿石表面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管自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