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缸柴油机辅助起动减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6621.1 | 申请日: | 2014-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08 | 分类号: | F01L13/08;F01L1/18;F02F1/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辅助 起动 减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缸柴油机辅助起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缸柴油机辅助起动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两缸、直列、水冷、四冲程、大缸径柴油机在起动时因阻力过大导致所需功率过高,从而对起动电机损害十分严重。尤其是遇到恶劣气候环境下,如北方寒冷地带或高原低压区域常常出现柴油机无法起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状况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缸柴油机辅助起动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两缸柴油机辅助起动减压装置,包括减压手柄1、回位扭簧2、减压接轴3、支撑套4、限位销5、减压控制板6、气缸盖罩7、减压轴8、气门摇臂轴支座10、气门摇臂轴11和气门摇臂9。气门摇臂9其中心设有轴孔,其短臂端设有螺纹孔,其长臂端设有球面触点。
四件气门摇臂9轴孔依次套在气门摇臂轴11上,其纵向排列间距与气缸盖12上的进气门17纵向排列间距相对应。气门摇臂轴11两轴端通过轴用档圈卡设在从左向右排列的第一、第四气门摇臂9的外侧。第二、第三气门摇臂9之间间隔着压缩弹簧。气门摇臂9长臂端的球面触点抵在所对应的进气门17尾部,气门摇臂9的短臂端设有调整螺钉15,且调整螺钉15的端头抵在气门推杆16端头;减压手柄1为板条体,其两端头设有通孔;减压接轴3其端头设有轴肩,其腰部设有销孔,其尾部设有扁键;支撑套4的一端接合着三角形法兰板。减压控制板6为三角形板件体,其板件体中心处设有一蝶形孔,蝶形孔的两腰边的夹角为50°。气缸盖罩7的外侧端接合着三角形法兰板套筒。
减压轴8的端头设有扁槽,且减压轴8的轴上间隔着两个螺纹孔。减压轴8轴上的两个螺纹孔间距尺寸与设置在气缸盖12上的第一气门摇臂9至第三气门摇臂9的间距尺寸相等。气门摇臂轴支座10其中心设有轴孔,其右下方悬耳设有通孔,其侧端设有连接孔。
气缸盖罩7设置在第四气门摇臂9的右侧。气缸盖罩7法兰板、支撑套4法兰板夹持着减压控制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盖罩7的外侧法兰板面上。减压接轴3从右向左依次套设在支撑套4、减压控制板6蝶形孔、气缸盖罩7套筒内,减压接轴3腰部的销孔过盈配合连接着限位销5,且限位销5设置在减压控制板6蝶形孔内。减压接轴3端头接合在减压手柄1的一端。减压手柄1的悬伸臂通过回位扭簧2与支撑套4连接在一起。回位扭簧2的一端钩套在减压手柄1悬伸臂的腰部,回位扭簧2的另一端钩挂在支撑套4法兰板的孔内。减压接轴3的尾部伸向气缸盖罩7内侧。
两件气门摇臂轴支座10轴孔依次套设在气门摇臂轴11上,其中一件设置在第一、第二气门摇臂9的中间处,另一件设置在第三、第四气门摇臂9的中间处,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气缸盖12上。气门摇臂轴11通过支座顶丝固定在气门摇臂轴支座10的轴孔内。气门摇臂轴支座10悬耳通孔与气缸盖罩7三角形法兰板套筒中心相对应。气门摇臂轴支座10悬耳通孔套设在减压轴8上。减压轴8轴上的两螺纹孔上均设有减压调整螺钉13分别与第一、第三气门摇臂9的纵向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螺母14锁定。减压调整螺钉13的端头对应地抵在气门摇臂9长臂球面触点的后端。减压轴8对第二、第四气门摇臂9不起作用。减压轴8端头扁槽与减压接轴3尾部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在气缸盖罩上加装减压控制装置,摇臂部件上增加一减压轴和减压调整螺钉即可;
2.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着火条件,在起动时通过减压机构部分打开进气门,使气缸与大气相通,不进行压缩,从而减少曲轴转动时的阻力,至柴油机有较高的转速后,停止减压,并供给燃料使柴油机着火,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于任何恶劣气候环境下顺利起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D-D的剖图。
图3为图1的A-A的剖图。
图4为图1的B-B的剖图。
图5为图1的C向视图。
图6为图1进气门打开状态的E-E的剖图。
图7为图1进气门闭合状态的E-E的剖图。
图中序号,1减压手柄、2回位扭簧、3减压接轴、4支撑套、5限位销、6减压控制板、7气缸盖罩、8减压轴、9气门摇臂、10气门摇臂轴支座、11气门摇臂轴、12气缸盖、13减压调整螺钉、14螺母、15调整螺钉、16气门推杆 、17进气门、18进气门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