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396370.7 申请日: 2014-07-12
公开(公告)号: CN204147317U 公开(公告)日: 2015-02-11
发明(设计)人: 康厚墉;柯霞;李志;沈晹;胡国华;曾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分类号: A61M1/00 分类号: A61M1/00;A61B17/12;A61M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016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鼻腔 填塞 中隔负压 吸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中隔偏曲手术后,用于止血和引流积液的医疗护理器械,具体为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鼻中隔偏曲可由于生长发育、遗传、外伤等因素产生,绝大部分人群都存在鼻中隔偏曲,但多为轻微的偏曲,可不引起任何症状,也无需治疗。但是,部分人群鼻中隔存在明显的偏曲,可产生鼻腔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该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迄今,需要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数量众多,稳居绝大多数医院耳鼻喉科鼻部手术第一位。但是,该手术容易出现鼻中隔血肿以及继发鼻中隔脓肿、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为了防止上述并发症,手术结束时一般采用在鼻腔内的鼻中隔两侧填塞止血材料进行压迫止血,也有国外及国内少数医疗单位采用鼻腔内多点缝合的方式止血。前者因方法简单易行,为目前最主流的止血方式,后者因操作复杂技术难度极高,难以向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但前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具体体现在:①由于鼻腔内密集感觉神经末梢,非常敏感,填塞物会引起鼻腔剧烈胀痛;②填塞后鼻腔通气受阻,患者必须经口呼吸,导致咽干咽痛;③填塞物导致咽鼓管阻塞,导致双耳胀痛及闷胀不适感;④填塞后饮食吞咽收到干扰,患者进食困难,短期内营养不足,不利于术后恢复;⑤鼻腔填塞导致的头部牵涉性胀痛;⑥填塞物导致眼泪不能正常流入鼻腔,出现频繁溢泪,结膜充血等不适;⑦由于上述多种不适带来的患者睡眠困难以及精神情绪上的严重不适感;⑧填塞材料抽除时仍会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出现痛及大脑深部以致疼痛性休克等严重后果;⑨填塞材料带来的感染风险;⑩填塞物抽除后鼻腔产生大量炎性渗出,假膜覆盖创面,导致术后1-2周时间内患者鼻腔阻塞,延长了愈合时间。以上弊端,急需寻求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设计了一种免填塞的具有止血和负压引流功能的医疗装置,旨在解除鼻中隔术后患者填塞痛苦,缩短康复时间,且术中埋置安装该装置的技术简单,推广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包括引流管、负压球和储液室,所述的引流管为一次性使用医用硅胶软管,分为鼻腔内引流管和鼻腔外导流管。鼻腔内引流管为半椭圆形管,管壁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椭圆形面,官腔内壁为交错式多沟槽结构设计,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小孔。管壁平面可更好的紧贴残余鼻中隔骨的软骨面,借助负压作用压迫止血,管壁上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孔,可以将积液从小孔中引流入引流管中,鼻腔外导流管末端连接在三通阀的上端接口上,三通阀的中部接口与负压球接通,三通阀的底部接口与储液室接通。鼻中隔手术后,将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的引流管插入鼻中隔术腔,使鼻内引流管的平面紧贴鼻中隔,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引流积液时,挤压负压球,产生负压吸引力,将鼻腔中积液顺着引流管抽出,流入用于临时存储积液的储液室内。

所述的引流管上还设置有灌洗口,便于术后冲洗、消毒,引流管延长后可绕经患者面颊,挂于耳后,解决整件装置的固定问题。

所述的引流管为防止负压作用导致埋置段官腔鼻塞,特设计了管内逼的交错式多沟槽结构。

所述的储液室底部设置有阀门,盛满后可从贮液室阀门放出处理、并清洗储液室,该部件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具有鼻中隔手术后的止血作用,还具有术腔冲洗与术腔积液引流的作用。可以免除术后填塞痛苦,取出填塞材料的再次伤痛,促进术后愈合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与填塞方式相比,本产品可以保持鼻腔呼吸顺畅,无填塞后带来的痛苦,且操作简便,器件易于组织生产,费用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流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鼻内引流管的内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入鼻腔内使用示意图;

图5为引流管在鼻腔内位置剖面示意图;

其中1——引流管,1a——鼻内引流管,1b——鼻外导流管,2——负压球,3——储液室,4——三通阀,4a——上端接口,4b——中部接口,4c——底部接口,5——灌洗口,6——阀门,7——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