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314.3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姚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运忠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427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轮 游戏 车甩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车产品是涉及到儿童安全的产品,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且推出了玩具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最大可能地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玩具安全的概念是儿童在正常使用或可预见的合理滥用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玩具自身的某些缺陷给儿童造成伤害,这些缺陷可能来自设计、制造工艺或者制造材料。因此现有的儿童车都为固定后轮式结构,而且现有的儿童车局限于车速和安全,不可能实现真实赛车的甩尾(即漂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能够使得儿童车实现真实感的漂移动作,加强了儿童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儿童的游戏快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包括支架、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前端部底面的两个万向轮;所述支架的后端部的顶面设有控制把手;所述支架的后端部的侧面设有角度限位件。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角度限位件包括卡位块和支块;所述支块位于所述卡位块底部。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块套于所述支架上,并且与所述控制把手相连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够使得儿童车实现漂移的操作;
(2)可加强儿童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3)提升儿童的游戏快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安装于儿童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安装于儿童车后可以实现漂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安装于儿童车后不可以实现漂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轮游戏车甩尾装置,包括支架1和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可以360度旋转。当所述万向轮3与地面垂直,所述万向轮3随车身离心力和人体重心做360度任意内的侧向移动,从而配合前轮2(驱动轮)的作用,可以实现漂移操作。所述万向轮3通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1的端部的底面,前轮2则位于前端,万向轮3则位于后端。所述支架1的后端部的底面设有控制把手4,可以上下掰动。所述支架1的后端部的侧面设有角度限位件5,用于限定万向轮3的旋转。
所述角度限位件5包括卡位块6和支块7,所述支块7位于所述卡位块6的底部。其中所述支块7套于所述支架1上,并且与所述控制把手4相连动。所述控制把手4在往上抬或者往下压的过程中,都会带动所述支块7一起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卡位块6也随之转动,于此同时所述万向轮3与地面成倾斜角度, 并且被所述卡位块6卡住,在车身与人体重心向下,所述万向轮3则不能做360度的侧向移动,只能向前运动。
图3中,所述控制把手4处于水平位置,即所述万向轮3可以360度旋转,可以实现漂移操作;图4中,所述控制把手4处于下压状态,即所述万向轮3被限制,不可以360度旋转,不能进行漂移操作,只能向前运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运忠;,未经姚运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