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6103.X | 申请日: | 2014-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文慈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行车 把手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特别是针对折叠式自行车的把手收合构造予以设计,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顺手的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
背景技术
早期折叠式自行车的把手折收(如申请人前所申请的第098208607号「折叠式自行车把手竖管」新型专利),主要是于把手立管与前轮叉架间设有一折叠器,令把手竖管可依折叠器向下旋转180度折收叠靠于车架一侧。
上述早期折叠式自行车把手的折收,由于把手立管是依折叠器向下旋转180度折收叠靠于车架一侧,因此把手立管上所设的把手及把手上所设的配件将随同把手立管向下旋转折收叠靠于车架一侧,以致将徒增自行车折叠后的宽度与体积,而不利于携带及大量的储运;同时,该折叠器的操作使用并不顺手、方便。
为改进上述早期折叠式自行车的把手折收构造所存在的缺失,申请人于是设计了第102214197号「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新型专利,其主要是于前轮叉架上端设有一快拆组接件,快拆组接件另一端设有一束接口,该束接口向右向后偏移延伸于车架右侧,束接口可提供把手立管的穿设及束接;借此,把手立管可以向下缩降于车架右侧,并令把手立管上端的把手可收合于折叠后的车架上方,使能更进一步缩小折叠后的车架宽度与体积,而有助于更方便携带及减少储运空间。
上述第102214197号「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构造」新型专利,虽然有助于缩小折叠后的车架宽度与体积,而提供更方的便携带及有利于减少储运空间;但,由于快拆组接件用以束接把手立管的束接口是向右向后偏移延伸于车架右侧,因此把手立管与前轮叉架并不在同一轴线上,以致于除了将造成视觉上的障碍外,且在骑乘转向操作上亦有安全性的疑 虑。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所存在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其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顺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包括一折叠式车架,折叠式车架的前轮叉架上端组接有一把手立管,把手立管上端组接有一把手;其中:
前轮叉架与把手立管间设有一组接座,组接座包含有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第一座体组接于前轮叉架上端,第二座体可提供把手立管的穿套,把手立管并可依第二座体上下伸缩动作,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一侧以一轴销枢接在一起,第二座体并可依轴销旋转,第一座体另一侧设有一快拆扣压件,第二座体另一侧形成一扣合端,第一座体的快拆扣压件可扣合于第二座体的扣合端,令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令把手立管得以组接在前轮叉架上端,并使把手立管与前轮叉架在同一轴线上。
借由上述构造,松放快拆扣压件并旋转把手立管带动第二座体依轴销向一侧旋转,令把手立管偏移至折叠式车架一侧,然后可将把手立管向下降缩至折叠式车架一侧,进而可提供一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顺手的折叠式自行车把手收合构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1A是图1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A是图2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座立体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座立体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座立体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座及把手立管、前轮叉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松放组接座,并旋转把手立管,使把手立管偏转 至折叠式车架一侧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把手立管向下缩降收合于折叠式车架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立管及伸缩管立体分解图。
图9A是图9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立管及伸缩管立体组合图。
图10A是图10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立管及伸缩管平面剖视图。
图11A是图11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立管及伸缩管平面剖视图,及伸缩管调整高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12A是图12所示I-I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折叠式车架
11前轮叉架
20把手立管
20A伸缩管
21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文慈,未经吕文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搅拌桶
- 下一篇:流质混合装置用挤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