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输液滴速测量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710.4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静;陈雅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B43K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输液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速显示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输液滴速测量笔。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新药品不断出现,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静脉点滴输液方法已越来越普遍。不同药液均有其不同的最佳滴速要求。点滴滴速太快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某些药物滴速过快可能发生中毒效应。在调节滴速时,滴速加快剧烈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等结果。临床上对于某些特殊种类药物的点滴滴速有要求,比如化疗药物和补钾药物,同时对于老人和小孩人群也要控制滴速不可过快。滴速过快、过慢均会影响疗效,医疗药液输液量与输液速度的精确控制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通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管结构包括瓶塞穿刺器、进气口、滴管、茂菲氏管、过滤器、输液软管、手动流量调节器,如附图1所示。临床护士对滴速的控制只限于肉眼观察茂菲氏管。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边看手表秒针,边查读滴数”的输液速度控制和管理方法,由护士人工计数1分钟或15~30秒,然后换算成1分钟的滴数,显然这种靠肉眼观察计数的输液点滴速度难以精确计量控制,效率低下。同时病人或者家属在护理人员不在的情况下也经常自己调整液体滴速;而护士靠看秒表和数点滴滴数来检查滴速,费时费力;病人自己或者病人家属的潜在的自主调整行为存在的隐患,产生很多医疗纠纷,对医院护理管理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困难。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规范的滴速医疗事故频频出现,甚至致死的案例时有发生。病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医疗纠纷难以避免。因此对于滴速的快速量化测量和控制是必须的。
目前国内国外使用的液体点滴测速监控装置多为整体的综合化系统,对于医院护理部门来说是一个负担,对消费者来说是看病成本的增加。虽然医疗器械市场上的输液泵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输液泵每只上万元,国产也在几千元,一般三级甲等以上的医院至少20-80张床位,需投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即使效益好的医院也难以承受。另 外,国内现在液体点滴测速监控装置的研发,多立脚于液面报警,速度调整用吊瓶升降的方式,系统的物理体积庞大,没有直接适合经过卫生安全检查的一次性使用输液茂菲氏管的便携式接口,因此,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填补目前医院输液实用化应用市场的一个空白。
专利名“一种液体输液测速监控装置”采用各种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有效检测输液时点滴瓶内的液位高度,并可设定滴速,并通过电机带动点滴瓶上下升降高度来达到预设的滴速;为了防止预设的滴速过高难以达到,电机带动点滴瓶上升超过极限高度,吊升极限报警模块即时报警,可有效防止危险发生,实现输液时的自动监控功能,但是其重点在于滴速设定与控制,且控制执行机构负荷大,无形中增加了仪器的体积,并降低了其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输液滴速测量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输液滴速测量笔,包括通用书写笔,所述通用书写笔外部安装有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状态和滴速的液晶显示屏,用于卡接茂菲氏管的茂菲氏管卡口以及按钮开关,所述茂菲氏管卡口内安装有红外对管传感器;所述通用书写笔内部安装有电压比较器、单片机和纽扣电池;所述红外对管传感器、电压比较器、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屏依次电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与按钮开关及纽扣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茂菲氏管卡口的开口宽度正好满足茂菲氏管直径大小,由于茂菲氏管的弹性结构,茂菲氏管卡口宽度尺寸是茂菲氏管直径的92-98%。所述电连接结构以单片机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部电路,通过红外对管传感器检测液体滴落,通过滴液间隔时间计算出液体滴速;上电初始化后,红外对管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有无遮挡会对应不同的电平输出,经电压比较器比较之后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工作状态和滴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将高性能微控制器及新型电子器件集成在通用书写笔上,一物两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方便携带。茂菲氏管卡口快速便携式直接安装,不影响原有医疗输液设备安全性、规范性和医护工作的正常性。经实验测量验证,本测量装置可以不超过3滴的时间完成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误差不超过1滴。本方案用一种轻巧的结构将两种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用性强。在笔尾部液晶显示屏背面设置笔夹,方便携带。本装置的产品开发仅涉及印制电路板开发和塑料模具开发,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书写笔尾部可进一步做外形美观造型设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中心医院,未经黄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