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出线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929.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2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出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出线柜。
背景技术
出线柜实质上就是一种从母线分配电能的开关柜。
现有技术中,如在专利号为20132064919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就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的交流低压出线柜,包括柜体,固定在柜体内的水平设置的母线夹梁和安装梁,固定在母线夹梁和安装梁上的垂直设置的竖梁;所述柜体外部的上方设有眉头,所述柜体的前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仪表门、前下门和通风板;所述柜体的后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后上门和后下门;所述柜体内分别设有刀开关和断路器,所述刀开关和断路器的开关手柄分别穿过前下门伸出柜体外。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交流低压出线柜,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开关手柄凸出,无需开启柜门即可进行操作,因此操作方便安全。
但是,出线柜通常是用来安装各类电器元件如电机等,并且出线柜经常是安装在大型的机床设备附近,现实状态下,出线柜内部电器元件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出线柜外部机床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都将会导致整个出线柜柜体和其内部电器元件的共振,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出线柜内的电器元件移位或者脱落,甚至于导致电器元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柜体内电器元件由于柜体的震动而产生共振的减震出线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出线柜,包括有柜体,所述柜体内部中空,在所述柜体中由上至下固定有第一水平隔板和第二水平隔板,并由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和第二水平隔板将所述柜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在所述的第一隔间、第二隔间和第三隔间外均对应设置有一扇柜门,所述柜门一端通过合页固定在所述柜体的一侧上,所述柜门的另一端可绕所述合页转动至与所述柜体的另一侧接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隔间内设置有仪表,在所述第二隔间内设置有一台气压避震器,所述气压避震器安放在所述水平隔板上,在所述气压避震器上设置有若干避震杆,所述避震杆一端固定在气压避震器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柜体的内壁上;
在所述第二隔间中还设置有一台液压避震器,所述液压避震器通过两根避震杆固定在所述柜体中相对的两面内壁上;
在所述第三隔间中设置有弹簧避震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减震出线柜,通过在柜体内部由两块水平隔板分隔出三个隔间,可以提高整个出线柜的结构稳固性。在位于出线柜柜体上部的第一隔间内设置了仪表,只需要打开柜门,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读数,便于使用者收集数据;在第二隔间中设置有一台气压减震器和一台液压减震器,气压减震器的重量较轻,因此被安装在悬空的第二隔间上,该气压减震器上设置有若干避震杆,通过这些避震杆与柜体的内壁相连,同理,上述的液压减震器通过两根避震杆固定在柜体的两面内壁上,由此,当柜体受到来自柜体内部或者外部较小的冲击力时,可以由气压减震器作为主导进行减震,当柜体受到来自柜体内部或者外部较大的冲击力发生震动时,可以由液压减震器作为主导进行减震,这是因为液压减震器所能承受的力要远大于气压减震器所能承受的力。通过同时设置了气压减震器和液压减震器,可以综合对柜体进行减震调节,避免柜体震动过大。此外,在第三隔间中还设置有弹簧避震机构,可以进一步的改善整个柜体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减震出线柜的改进,所述弹簧避震机构包括有转轴支座和弹簧支座,所述转轴支座和所述弹簧支座均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转轴支座上设置有关节轴承,在所述关节轴承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在关节轴承上,另一端支承有一平衡杆,所述弹簧支座上固定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上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固定在第一减震弹簧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平衡杆上。
采用这种结构的减震出线柜,其弹簧避震机构包括有转轴支座和弹簧支座,上述的转轴支座和弹簧支架共同支承了一根平衡杆,在所述弹簧支座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柜体的震动可以由弹簧支座传递到第一减震弹簧处,由此进行一个缓冲。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减震出线柜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平衡杆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减震出线柜的优选,在所述支杆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