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755.X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4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克非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8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混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预混进气管,尤其是一种促进燃气燃烧器空、燃气充分均匀混合的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的燃气燃烧器进气分为部分预混进气和全预混进气两种。前者使用的是燃气喷嘴、风门、引射管,依靠燃气引射把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带入、混合、燃烧,其余所需的部分空气依靠燃烧过程中空气向火焰的扩散获得。这种部分预混结构简单,但是无法保证空、燃气的最佳比例,燃气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同时这种二次进气的方式产生大量的NOx,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再者,这种燃烧方式随着燃气压力的变化会导致燃烧效率进一步失的降低。另外,这种燃烧方式不能满足大功率燃烧的需求。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果,越来越多燃烧器采用全预混进气结构。该结构有风机(有的是可调节的风机、有的是配风门的风机)、燃气喷嘴、比例阀、扰流管组成,此结构只需要一次供气,保证了燃气/空气的最佳燃烧比例,提高燃烧效率,减低污染物排放。其中空、燃气的充分混合是保证充分燃烧的关键所在,目前常见的混合装置有三种:
1、由风机与文丘里管构成的进气结构,如专利CN00260216.4所示;
2、设置混合室促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如专利CN200610060139.0所示;
3、由风机与扰流盘管组成。
第一种紧靠文丘里管进行燃气和空气混合的程度不够,因为没有足够的扰流;第二种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第三种常见的形式是由金属管进过多次焊接而成,该形式混气效果好。但是焊接金属管存在几个问题:一、焊接效率低。一个扰流管需要多段焊接形成弯管结构,效率较低。二、扰流管位于燃烧器的附近,工作环境较恶劣,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焊缝出现裂纹,导致空、燃气溢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生产、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美观的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结构,包括上半管与下半管。其特征在于:上下半管为螺旋管的一半,通过铸造成型,组在一起便形成了一根完整的螺旋管。螺旋管一端用于接燃烧器、一端用于接进风风机,离进风风机不远处有连接燃气管路的开孔;
其中:上下半管可以通过螺丝紧固,半管之间通过涂覆高温胶或是定制的石棉垫密封;
其中:螺旋管内在连接燃气管路的开孔处设有扰流片;
其中:螺旋管与燃烧器连接处设置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铸造成型效率高,大批量生产成本低;避免焊缝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裂纹,从而避免了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空、燃气混合效果好;结构紧凑、强度高,可以减小燃烧器体积,提升燃烧器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组装示意图;
图2为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管上半管内部;
图3为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管上半管外部;
图4为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管下半管内部;
图5为空、燃气全预混进气管下半管外部。
附图标记说明:1-与燃烧器连接的法兰;2-出气口;3-上半管连接法兰;4-上半管气道;5燃气进口;6-风机接口;7-下半管连接法兰;8下半管气道;9-扰流片;10-进风风机;11-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上半管法兰3与下半管法兰7通过螺母连接,为了防止漏气,可以涂覆少量的高温胶或是安装石棉垫,形成了整个进气管。进气管一端是风机接口6,下半管离进风风机10不远处有燃气进口5,管内此处有扰流片9。进气管的另一端有与燃烧器连接的法兰1,通过此法兰与燃烧器11连接。与传统进气管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铸造、螺母连接而成,具有紧凑、美观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克非,未经李克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植物中维生素E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突跳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