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槽移动卸料小车防自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414.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昂正新;杨文武;苏义清;程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卸料 小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机移动式卸料小车控制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槽移动卸料小车防自溜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矿槽上的胶带机行走移动式卸料小车,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自溜现象,导致槽内原料错料、混料事故的发生。现有的移动小车主要靠两台驱动电机自带的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其工作原理是:当卸料小车运行到所指定的料仓上部,行走电机断电时,电机自带的制动器电磁铁失去磁吸力,弹簧推动衔铁压紧制动盘,在摩擦力矩作用下,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转,小车主要以此来实现制动以及固定。经过对小车出现自溜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原因:(1)在运输物料时,由于输送物料的料流量呈现波形变化,当瞬间料流量达到波峰时,胶带及物料在水平方向上对卸料小车施加一个最大的推力,此时如果卸料小车驱动电机的电磁抱闸制动性能未达到要求,或者料流水平推力大于衔铁压紧制动盘的摩擦力,小车就会被物料推离指定的料仓,出现溜车事故;(2)小车是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制动,小车本身有一个向前的惯性,每次换仓时,小车都要进行突然制动,时间长了,势必造成两台电机制动盘的磨损,制动效果不好,小车就会出现溜车;(3)小车驱动电机制动器的调整必须恰到好处,调整过紧,容易烧毁电机,调整松了,小车就会溜车,因此调整制动器需要依靠经验来判断。一旦发生小车溜车事故,必然造成错料、混料事故发生,经常因为电机制动器调整不好,造成电机烧毁事故发生,平均一月需要更换电机一次,每半月就会有一次溜车事故发生。有时小车溜车后,直接撞到机械限位,造成轨道断裂事故发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18949.3,申请日:2011年4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电机车的自动防溜车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车的自动防溜车装置,包括安装于电机车驾驶舱内的活动地板,以及安装在电机车底部的限位块,所述活动地板通过传动机构与制动块连接,在活动地板与电机车的底部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制动块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用于限制电机车滑行溜车。该申请案在电机车的驾驶舱底部增设了自动防溜车装置,其显著特点在于所述防溜车装置的启动无需司机的特别控制,只要司机离开驾驶舱时,防溜车装置即可自动启动;而当司机返回驾驶舱时,防溜车装置即可自动解除。该申请案依赖于驾驶人员的离开和返回,防溜车装置才能启动和解除,而由于驾驶人员的体重的不同,会造成制动块和限位块配合的不同,对于体重较重或较轻的驾驶人员来说,容易出现复位装置的设定偏差,还是会出现“自溜”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卸料小车经常出现“自溜”现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槽移动卸料小车防自溜装置,该装置随小车运行,小车行走时,自锁装置打开,小车停止时,自锁装置工作,起到防止小车自溜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矿槽移动卸料小车防自溜装置,包括外架、钢丝绳和防溜鞋,还包括液压油缸、制动套和销轴;所述的防溜鞋位于外架的底部;所述的液压油缸位于外架上部的一侧;所述的液压油缸的上端设有液压顶杆横梁;所述的钢丝绳有两根,一端分别固定在防溜鞋的左右两端,两根钢丝绳的另外一端与液压顶杆横梁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的制动套形状呈圆柱形,并套于销轴上,所述的销轴固定在外架的中下部;防溜鞋位于制动套的下方;所述的防溜鞋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形状与制动套下部的形状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钢丝绳与防溜鞋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防溜鞋上表面凹槽的纵截面形状为中部为一个圆弧形凹槽,两侧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的防溜鞋上表面凹槽中部的形状为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的外架的中部设有定滑轮组;所述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组与防溜鞋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滑轮组的定滑轮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油缸的电源与使用时所控制的卸料小车的电机是同一电源。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油缸与使用时所控制的卸料小车的电机之间设有延时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