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植毛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3837.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军;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6D3/04 | 分类号: | A46D3/0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植毛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刷毛植毛机械,尤其是牙刷的植毛加工模式,属于刷业植毛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牙刷植毛机械的加工是利用植毛夹嘴将刷毛栽植在2.5mm内的圆孔内,同时用金属片卡在刷毛中间,这样时间长了金属片开始被腐蚀,容易损坏而且不利于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打破现有牙刷植毛机械的加工模式,为数控自动化植毛机械配套的自动化植毛烙头,快速的一次成型加工完成刷头植毛工作,并且可以满足在瞬间升温、降温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化植毛烙头,其特征是,设有凹槽型腔壳体,凹槽型腔壳体中间设有凹槽型腔,凹槽型腔内设有可移动的主加热源,凹槽型腔两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设有过孔,凹槽型腔下面设有工作区域层,工作区域层设有升温装置和降温装置,工作区域层下边为与刷头匹配的熔焊层。
所述升温装置设有加热元件,升温装置通过加热元件升温。
所述降温装置设有液态冷却剂,通过液态冷却剂降温。
所述凹槽型腔壳体由钛铝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丝。
所述液态冷却剂为水或液氨。
所述主加热源与凹槽型腔匹配安装,主加热源可以在凹槽型腔内移动。
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快速完成针对圆形毛孔和异形毛孔的刷头生产,解决了传统植毛机不能进行异型刷孔植毛的缺陷,提高了现有刷毛制造工艺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区域层放大示意图。
图中:过孔1、固定板2、凹槽型腔壳体3、凹槽型腔4、熔焊层5、过孔6、工作区域层7、降温装置8、升温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自动化植毛烙头,在由钛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凹槽型腔壳体3中间设置凹槽型腔4,凹槽型腔内匹配安装可移动的主加热源,凹槽型腔两边设固定板2,固定板设过孔1、6,凹槽型腔下面设工作区域层7,工作区域层设有升温装置9和降温装置8,工作区域层下边为与刷头匹配的熔焊层5。所述升温装置设有加热元件,如电阻丝,升温装置通过加热元件升温。所述降温装置设有包括水、液氨的液态冷却剂,通过液态冷却剂降温。
凹槽型腔4与主加热源匹配安装,并通过凹槽型腔两边的固定板设置的过孔1、6固定,主加热源可以在凹槽型腔4内移动,以保证与凹槽型腔4下面设有的工作区域层7可以贴合、脱开。工作时主加热源贴合凹槽型腔4下面加热,同时工作区域层7升温装置9工作,快速使与刷头匹配的熔焊层5达到一定温度,使刷头与植毛层热熔连接为一体,之后主加热源迅速将凹槽型腔4与下面的工作区域层7移动脱开一定距离,同时工作区域层7降温装置8工作,快速使与刷头匹配的熔焊层5冷却;这样既保证了刷头植毛的质量,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3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杯带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组合式纸质展示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