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环保型空心砌块及抗折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960.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恒;王文杰;王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混凝土 颗粒 环保 空心 砌块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建材制造技术领域,涉及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环保型空心砌块及抗折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矿渣粉煤灰制成陶粒,具有轻质性和保温隔热性;废弃混凝土加工成机制砂用于新的混凝土中,使部分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又循环利用废弃资源;聚苯乙烯泡沫轻质保温,但一次性使用之后却很难降解,处理不当会造成雾霾,本实用新型对这三种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开展相关研究,具有优越的环保性、经济性和创新性。本项目拟以陶粒为粗骨料,废弃混凝土为细骨料,并添加聚苯乙烯颗粒,配制出一种新型环保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可制成单排孔空心砌块,并且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砌块设计了专有的抗折测试装置,对其相关性能进行探索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制作的环保型空心砌块,解决了现有的环保型砌块强度不够,不能做成空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抗折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环保型空心砌块,包括空心砌块本体,空心砌块本体尺寸为390mm×190mm×190mm的立方体,中间设有两个方形孔,两个方形孔之间肋厚为40mm,方形孔周围外壁厚为30mm,方形孔高为150mm。
对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环保型空心砌块进行抗折实验的装置,包括轻型压力试验机,轻型压力试验机上设置抗折支座,抗折支座水平安装在轻型压力试验机的两根立柱之间,抗折支座上水平放置有第一钢棒和第二钢棒,第三钢棒置于轻型压力试验机的顶部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钢棒、第二钢棒和第三钢棒形状相同,直径为30mm,长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了一种环保型空心砌块,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心砌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折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1.空心砌块本体,2.方形孔,3.轻型压力试验机,4.抗折支座,5.第一钢棒,6.第二钢棒,7.第三钢棒,8.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环保型空心砌块试件制作: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环保型空心砌块采用圆球形矿渣陶粒作粗骨料,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作细骨料,掺入聚苯乙烯颗粒,拌以水和水泥制作而成。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与水泥比为0.42,水泥用量为514kg·m-3。料拌合物统一取0.40的砂率。所述陶粒采用5~9.5mm连续级配。陶粒取代率、细骨料取代率,聚苯颗粒取代率为LC100-100-15或LC100-100-25或LC100-100-35。LC100-100-25表示陶粒取代率为100%,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100%,聚苯乙烯颗粒取代率为25%。聚苯颗粒体积为自然状态下的堆积体积。陶粒、混凝土及聚苯颗粒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生产要求;掺入陶粒和聚苯颗粒,材料的表观密度得到明显降低;新型材料中,表观密度与聚苯颗粒取代率存在线性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砌块形状如图1所示,空心砌块本体1为单排孔空心砌块,尺寸设计采用390mm×190mm×190mm规格,中间设有两个方形孔2,两个方形孔2之间肋厚为40mm,方形孔2周围外壁厚为30mm,方形孔2高为150mm。
本实用新型为此环保型空心砌块设计的抗折试验装置,在轻型压力试验机3上设置抗折支座4,抗折支座4上放置第一钢棒5和第二钢棒6,先将空心砌块试件8水平置于抗折支座4上的第一钢棒5和第二钢棒6上,使试件8的轴线与抗折支座4的压力中心重合,第一钢棒5和第二钢棒6的方向与试件8肋的方向一致,顺着试件8两侧边放置。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的方式,采用三根直径为30mm,长度为200mm的钢棒。调整第一钢棒5和第二钢棒6轴线间的距离,使其等于试件8长度减一个坐浆面处的肋厚,在试件8的上部的肋上也放置一根第三钢棒7,第三钢棒7紧挨轻型压力试验机3的顶部。这样,开动轻型压力试验机3下压顶部,通过第三钢棒7进行加载受力。将压力机调至最低档,量程为20KN,以200N·s-1的速度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