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索道猴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2791.2 | 申请日: | 2014-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何盛;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2/12 | 分类号: | B61B12/12;B61B12/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索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索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静止状态下实现乘员上下猴车的煤矿索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矿井的摩擦式活动抱索器通常由抱索架、固定在该抱索架上呈八字型的抱索块等构成。由于它是利用吊椅(俗称猴车)及乘员重力所提供的摩擦力将抱索块固定于循环运动的缆绳上来输送人员;因此乘员通常都是在跑动状态下登车或下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为了保证乘员安全上下车,缆绳运行速度不能太快,因而不能满足快速输送人员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可快速输送人员、又能方便人员上下车的煤矿索道猴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位于缆绳上的抱索器、悬挂在该抱索器上的吊椅,所述抱索器由抱索架、固定在该抱索架上的挂轴以及抱索块构成,该抱索块的底面有与所述缆绳相适配的C形槽;所述抱索器的下方有与缆绳相交、且轴线与该缆绳轴线共面的滑轨,抱索架的两侧各有至少一对滑轮。
抱索架、抱索块以及滑轨均呈八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固定式抱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滑轮,并在抱索器的下方增加了倾斜设置的滑轨,因此能够利用滑轮与滑轨的接触或分离来使抱索器脱离或抱紧缆绳,从而实现在静止状态下登车或下车;既方保证了乘员上下车的安全、又能不降低缆绳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人员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C向视图。
图中:抱索架1、滑轨2、缆绳3、吊椅4、滑轮5、安装架6、抱索块7、挂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抱索器的下方是缆绳3以及倾斜设置并与缆绳相交的滑轨2,该滑轨的轴线与缆绳3的轴线共面;所述抱索器由抱索架1、焊接在该抱索架表面的挂轴8、固定在该抱索架背面的抱索块7构成,该抱索块的底面有与缆绳3相适配的C形槽。在抱索架1的两侧各焊接有一个安装架6,各安装架6上固定有一对滑轮5;吊椅4悬挂于挂轴8上。
为了保证抱索器始终沿滑轨2轴线方向运动,滑轨2采用八字形结构;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抱索器脱落,抱索架1和抱索块7均呈八字形结构。
工作原理:乘员登车时,抱索器由四个滑轮5支撑于滑轨2上,抱索块7与缆绳3尚未接触;乘员登车后,抱索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吊椅4沿滑轨2向下滑行至该滑轨与缆绳3的交汇处,于是滑轮5与滑轨2脱离接触、抱索块7与缆绳3接触而静止在其上,乘员通过循环运行的缆绳3即可快速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当抱索器随缆绳3运动至滑轨2与缆绳3的交汇处时,由于滑轮5再次与滑轨2接触而使抱索块7与缆绳3分离,于是抱索器在惯性作用下向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便可逐渐停止,人员即可在静止状态下安全上下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