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氟吸收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1756.9 | 申请日: | 201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邹锡洪;薛希仕;贺勇;任伟;陈世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42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系统 | ||
1.一种脱氟吸收塔系统,包括:吸收塔(1)、循环泵A(10)、换热装置(11)、过滤装置(12)、循环泵B(13)和雾状喷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A(10)、换热装置(11)、过滤装置(12)和循环泵B(13)依次密封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泵A(10)的进液端与设置在吸收塔(1)底部的出液口(9)连接,所述循环泵B(13)的出液口与置于吸收塔内侧上部的雾状喷头(3)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状喷头(3)的上方设有除雾板(2),所述除雾板(2)与吸收塔(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雾状喷头(3)的下方设有旋流板(5),所述旋流板(5)与吸收塔(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置于旋流板(5)的下方,所述吸收塔(1)顶部设有排风口(14),底部设有排污口(7),所述吸收塔(1)下部的侧壁还设有出液口(9),所述出液口(9)低于进风口(6)所在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侧壁上设有上视镜(4)和下视镜(8),所述上视镜(4)与雾状喷头(3)置于同一高度;所述下视镜(8)设置于吸收塔(1)下部,且低于出液口(9)所在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1)为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2)为连续过滤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5)的数量为2~6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氟吸收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玻璃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未经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7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