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双用的灯笼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062.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舒璇;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4;F21V3/02;F21V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双用 灯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笼制品,尤其是一种可双用的灯笼。
背景技术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喜欢用大大的红色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气氛。
如果灯笼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两个碗对扣,则可形成一个圆灯笼,两个杯子扣上就是一个长灯笼。对碗是圆圆满满的,对杯是一辈子,对碗和对杯也有好事成双和成双成对的含义,因此有的地方的习俗是在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给女儿准备对碗、对杯,以给予美好的祝福。同时,为了体现美好的寓意,对碗和对杯一般为大红色居多,而使得对碗和对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场合拿出来使用,使对碗和对杯成为虚设。
本实用新型正是根据上述情形,将置物与营造氛围合二为一,通过对现有的对碗/对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两个对碗对扣,形成一个可以发亮的灯笼,既可以做碗使用,也可以作为营造气氛的灯笼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用的灯笼,对现有的对碗/对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两个对碗/对杯对扣,则可形成一个可以发亮的灯笼,使其既可以做碗使用,也可以作为营造气氛的灯笼使用,解决对碗闲置的问题。同时,对灯笼的灯的开关方式进行改进,使打开对扣的对碗的动作作为开,而将对碗对扣起来作为关,在不影响对碗的外形的基础上,该设计既有创意又可节省开关空间,使对碗的表面仍为光滑表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双用的灯笼,包括上碗和下碗,上碗包括第一碗体,第一碗体的底部留有第一碗底,第一碗底的顶部留有第一碗口,第一碗底、第一碗体和第一碗口为一体制成的结构;下碗包括第二碗体,第二碗体的底部留有第二碗底,第二碗底的顶部留有第二碗口,第二碗底、第二碗体和第二碗口一体制成的结构;其中,第一碗口和第二碗口的直径相同,形状相同;上碗的第一碗底内固定设置LED线路板,LED线路板上设有LED灯珠,第一碗体内设有两根导线,该两根导线将LED线路板的电路从两端引出,上碗的第一碗口的周沿设有两个铝片,该两个铝片分别连接第一碗体的两根导线,也就是说导线的一端连接LED线路板,另一端连接碗口;下碗的第二碗口的周沿设有一圈良导体,当上碗的第一碗口与下碗的第二碗口盖合(也即上碗和下碗对扣)时,下碗的第二碗口的良导体使上碗的导线接通,也即LED线路板的电路导通,从而使上碗内的LED灯具发亮。
其中,良导体是极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一般都是良导体,导电性能最强的是银,其次是铜、铝、铁、铝等;例如高压电线一般就是价格较便宜、密度小的铝线。
进一步的,所述下碗的第二碗口的周沿设置铁圈,上碗的第一碗口的周沿还设有至少一个磁铁(吸铁石),当上碗和下碗对扣时,磁铁和铁圈相互吸合从而使上碗和下碗紧密连接,不易滑落。
进一步的,上碗的第一碗底内还设有散热板,该散热板置于LED线路板的一侧,用于散热。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碗的第一碗底还设有防眩光板,该防眩光板与LED线路板平行设置,且设于LED灯珠的光线发射的一侧,用于抗眩光,抗反光,从而防止外界的光线干扰和光污染,使得LED灯珠的光线在上碗和下碗对扣形成的灯笼内产生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采用两个对碗即可实现一个能营造气氛的灯笼,且将对碗打开/扣合与灯笼的灯的开/关的方式进行融合,两个对碗扣合即亮,打开即关,其实用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笼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笼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开关打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开关闭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双用的灯笼,包括上碗1和下碗2,上碗1包括第一碗体11,第一碗体11的底部留有第一碗底12,第一碗底12的顶部留有第一碗口13,第一碗底12、第一碗体11和第一碗口13为一体制成的结构;下碗2包括第二碗体21,第二碗体21的底部留有第二碗底22,第二碗底22的顶部留有第二碗口23,第二碗底22、第二碗体21和第二碗口23一体制成的结构;其中,第一碗口13和第二碗口23的直径相同,形状相同,其上碗和下碗扣合的时候,第一碗口13和第二碗口23恰好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效的LED汽车灯
- 下一篇:一种多股线式灯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