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0007.4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卞正文;庄瑞斌;韩林;文家明;秦赤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12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用于固定模具的夹持器。
背景技术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06.22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1872370U”,名称为“模具夹定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配合锻压设备上T型槽定位,具有快速夹定、放松模具的夹持器。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夹持时单边受力,存在偏载问题,容易造成油缸泄露的问题,甚至报废;
2)、由于T形槽和所夹持模具底板加工精度存在问题,夹持器与T型槽配合时存在较大间隙,造成不能平稳夹持;
3)、模具移入、移除时,为避免碰撞到夹持器,夹持器需要移开,限制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提高工作效率的模具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板、活塞杆、压盖、缸体、弹簧和限位组件,所述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上部,所述活塞杆的下部具有凸台,
所述压盖具有中孔,所述缸体的顶面具有容置孔,所述中孔和容置孔中心线一致,
所述活塞杆的凸台适配地设在所述缸体的容置孔内,所述压盖通过中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所述压盖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容置孔的上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缸体的容置孔内,
所述弹簧设在所述容置孔内、且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下方;
所述活塞杆的表面设有螺旋槽,所述缸体上设有输入孔,所述输入孔连通所述压盖的表面;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珠、限位螺母和限位螺钉,所述压盖在圆周上均布设在若干容置孔,所述限位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容置孔内,所述限位珠通过限位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螺母的通孔内,所述限位珠伸出所述压盖的中孔、且位于所述活塞杆的螺旋槽内。
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簧、定位珠和定位螺母,所述缸体的底面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母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弹簧和定位珠分别设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定位珠的上方,所述定位珠通过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定位螺母的通孔内。
所述输入孔内设有气嘴或油嘴。
所述活塞杆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凹槽内。
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连接在所述活塞杆和压盖之间。
所述压板的头部的底面呈锯齿状。
还包括限位螺钉一,所述限位螺钉一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顶面、用于固定所述压板。
本实用新型在活塞杆上开设有螺旋槽与压盖上安装的限位珠配合,在输入孔接入气体或液压油后,活塞杆在限位珠的作用下按照活塞杆上螺旋槽的角度旋转相应角度,从而压紧模具;当接入的气体或液压油消失,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活塞杆向上旋转,回复到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活塞杆上开有螺旋槽,在输入孔内充气或充油的作用下,活塞杆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模具移除或移入时无需移动夹持器位置;
2)、夹持器底部使用定位珠,其下部装有弹簧,可以使夹持器与T型槽贴合,有效消除T型槽加工精度造成的安装问题;
3)、使用可拆卸压板,通过压板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夹持偏载问题;同时,压板加工成齿形,在同等压力下能够更有效地夹持模具;压板可以实际要求加工成不同尺寸,避免干涉,使用范围更广;
4)、通过在输入孔内设置气嘴或油嘴,能够接受气压或液压提供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D-D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G-G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中1是限位螺钉一,2是压板,3是活塞杆,4是输入孔,5是螺钉,6是密封圈,7是压盖,8是容置孔一,9是容置孔二,10是弹簧一,11是弹簧二,12是定位珠,13是定位螺母,14是限位珠,15是限位螺母,16是限位螺钉,17是缸体,18是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包括压板2、活塞杆3、压盖7、缸体17、弹簧(即弹簧一10)和限位组件,所述压板2通过螺钉5连接在所述活塞杆3的上部,所述活塞杆3的下部具有凸台,
所述压盖7具有中孔,所述缸体17的顶面具有容置孔(即容置孔一8),所述中孔和容置孔(即容置孔一8)中心线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出自动焊嘴制袋机
- 下一篇:塑料箱折弯成型机中的限位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