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层气井尾管打捞合并作业特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991.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忠;赵小山;王军;雷玉才;张大陆;孟蒙;贾晋生;魏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气井 打捞 合并 作业 特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层气井复杂井下事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井尾管打捞合并作业特种工具。
背景技术
煤层气井的压裂工序中,单一煤层开发累积注入石英砂40-60 m3,多煤层开发累积注入石英砂大于80 m3。煤层气井投入生产后,部分井受原始地质应力或排驱力作用,石英砂回吐至生产井筒内,造成埋泵事故。目前常用的处理该事故的手段是分段进行打捞:先利用套管套住事故头向下冲水,使掩埋事故尾管的砂粒上返;然后上提套管,下入丝锥连接尾管和筛管进行打捞。但进行分段作业过程时,上提套管、下入丝锥这一工序需历时5小时,造成了悬浮砂下沉后,对尾管的二次砂埋,造成无法打捞砂埋尾管和筛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煤层气井的尾管和筛管进行分段打捞时,容易出现二次砂埋,造成无法打捞砂埋尾管和筛管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煤层气井尾管打捞合并作业特种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气井尾管打捞合并作业特种工具,所述的特种工具为一体式阶梯结构,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端头、一次变径头和二次变径头,所述端头内开有与油管公扣配合连接的母扣,一次变径头和二次变径头均为螺纹结构,一次变径头和二次变径头之间的过渡杆上绕其轴线均匀开有若干水眼。
所述的一次变径头的直径为?108mm。
所述的二次变径头的直径为?73mm。
所述的母扣直径为?73mm。
利用上述特种工具进行打捞作业的作业工艺步骤为:
a、 将该特种工具的端头与油管公扣连接,一次变径头与岩芯套管连接,并使井内的事故头套于岩芯套管内;
b、 利用与岩芯套管连接的泵向井下注水,使岩芯套管内的砂粒上返,露出尾管和筛管;
c、 继续下放该特种工具,使二次变径头与尾管和筛管连接,并上提该特种工具,打捞尾管和筛管,打捞时,通过水眼返水返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特制的二次变径带水眼接手,实现了煤层气捞泵修井作业的水力冲砂和上提工序的合并作业,不但解决了原分段作业砂埋阻碍上提工序实施的难题,同时还减少了工时,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特种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特种工具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母扣、2-端头、3-一次变径头、4-水眼、5-二次变径头、6-油管公扣、7-岩芯套管、8-尾管、9-筛管、10-砂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煤层气井尾管打捞合并作业特种工具,所述的特种工具为一体式阶梯结构,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端头2、一次变径头3和二次变径头5,所述端头2内开有与油管公扣6配合连接的母扣1,一次变径头3和二次变径头5均为螺纹结构,一次变径头3和二次变径头5之间的过渡杆上绕其轴线均匀开有若干水眼4。
当煤层气井内出现埋泵事故后,首先将将该特种工具的端头2与直径为?73mm的油管公扣6连接,一次变径头3与直径?108mm的岩芯套管7连接,并使井内的事故头套于岩芯套管7内。
利用与岩芯套管7连接的泵向井下注水,使岩芯套管7内的砂粒上返,露出尾管8和筛管9。
继续下放该特种工具,使二次变径头5与直径?73mm的尾管8和筛管9连接,并上提该特种工具,打捞尾管8和筛管9,打捞时,通过水眼4返水返砂。
利用该特种工具的一次变径头3和二次变径头5分别与岩芯套管7、尾管8和筛管9连接,省去了在冲砂后上提管柱更换丝锥的作业工序,节约了5个工时,避免了悬浮砂下沉后,对尾管的二次砂埋。且在打捞过程中,通过水眼4返水返砂,边冲砂边上提作业,最终完成对砂埋尾管及筛管的打捞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干喷混凝土的喷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盾构土体搅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