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加热圈发热体的引出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9916.6 | 申请日: | 201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武;余杨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加热 发热 引出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线加热圈发热体的引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线加热圈电热丝与外部电源线的连接有几种,包括直接引出连接、焊接连接、螺杆引出连接和电炉接头连接。
直接引出连接方式:用绝缘陶瓷珠等绝缘材料将电热丝完全包裹,穿过加热圈各结构层,从加热圈外壳穿出直接拉至加热圈的外表面,之后接入接线陶瓷瓦块。该方式将加热丝引出至加热圈外部,有漏电的风险,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十分小心谨慎,较为耗时,而且加热丝与陶瓷瓦块连接处容易过热、烧断,有一定风险。
焊接连接方式:将电热丝与耐火高温导线在加热圈内部焊接连接,将耐火高温线穿过加热圈各结构层,从加热圈外壳穿出,之后接入接线陶瓷瓦块或者直接接入电源。其缺点是在加热圈负载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氧化烧断,导致加热回路断路。
电炉接头连接方式:使用一种电炉专用的接头,将发热丝接入电炉插座,电源线接入电炉插头,通过插头插座的方式连接。其缺点是尺寸较大,占空间,内部发热丝与电炉插座间难以连接稳固,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保证加热圈寿命的红外线加热圈发热体的引出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线加热圈发热体的引出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基座和导电螺栓,所述导电螺栓的螺杆尾部从绝缘基座顶部穿出,所述绝缘基座底部设有容纳导电螺栓头部的安装孔,所述绝缘基座侧壁设有用于穿入发热丝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连通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内设有金属垫片,所述金属垫片位于导电螺栓的头部与安装孔顶端面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垫片有两块,两块金属垫片之间形成供发热丝穿入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线孔与金属垫片的高度大致持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螺栓的头部为多边形,所述安装孔为与多边形匹配的形状,从而使导电螺栓无法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基座包括上下拼合的绝缘底座和绝缘盖,所述安装孔位于绝缘底座上,所述导电螺栓的螺杆穿过绝缘底座和绝缘盖并从绝缘盖顶部伸出,所述导电螺栓的尾部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底面连接绝缘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发热丝从穿线孔引入绝缘基座的安装孔内,之后采用导电螺栓压紧固定在安装孔内,并与导电螺栓可靠的电性连接,发热丝与导电螺栓的主体部分均被绝缘基座包围,有效的保证绝缘效果,导电螺栓从绝缘基座顶部穿出的螺杆尾部再连接电源,避免了用耐火线在加热圈内部中转连接的麻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绝缘底座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绝缘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的红外线加热圈发热体的引出连接结构,包括由陶瓷制成的绝缘基座和不锈钢的导电螺栓1,导电螺栓1的螺杆尾部从绝缘基座顶部穿出,绝缘基座底部设有容纳导电螺栓1头部的安装孔2,绝缘基座侧壁设有用于穿入发热丝8的穿线孔3,穿线孔3连通安装孔2。在使用时,将外部电源线压上圆头线耳,套入导电螺栓1尾部,之后再用一个不锈钢螺母将圆头线耳拧紧固定即可(不锈钢螺母图中未示出)。
优选的,安装孔2内设有金属垫片4,金属垫片4位于导电螺栓1的头部与安装孔2顶端面之间。该金属垫片4用于增大发热丝8与导电螺栓1的接触面积,保证电性连接的可靠。
优选的,上述的金属垫片4有两块,两块金属垫片4之间形成供发热丝8穿入的间隙。两金属垫片4夹紧发热丝8,其中顶部的金属垫片4防止发热丝8与陶瓷材料接触造成磨损。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的,穿线孔3与金属垫片4的高度大致持平,发热丝8穿入穿线孔3后无需经过弯折处理即能连接导电螺栓1和金属垫片4,增加了安装的便利性。
优选的,导电螺栓1的头部为六角形,安装孔2同样为六角形,且两个六角形的尺寸相差不大,从而使导电螺栓1装入后无法旋转,使得接外部电源线时导电螺栓1不会跟着转动,提高了本引出连接结构对扭力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了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能之原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式羊屠宰集血机
- 下一篇:一种清脂面包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