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碳酸酯脱挥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725.X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健尔;傅建永;于海洋;沈曙光;邱琪浩;徐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7/08;B29C47/10;B29C47/92;B29C47/7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脱挥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非光气聚碳酸酯联合装置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苯酯(DPC)及酯交换聚碳酸酯(PC)三套装置,工艺绿色环保,副产物少,产品杂质含量低,品质稳定。酯交换工艺初期产物分子量较低,为此需在缩聚反应过程中,迅速抽除反应生成的苯酚等低分子物,以保证分子量不断增加,从而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料的粘度快速增大,高粘熔体导致残留的低分子物不易被抽除。小试实验装置通常采用重力脱挥反应器,因设备尺寸小,结构复杂,工艺控制不稳定,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引起温度、物料流量波动相对较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面对如此高粘熔体介质脱挥更是力不从心,试验产品存在分子量分布较宽,产品透明度不高,加工成型性能较差,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
目前有一些真空脱挥挤出机被报道,如专利号为201220139678.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真空脱挥挤出机》公开了一种挤出机,该挤出机通过设于其上的真空泵进行脱挥,并对脱挥组分进行燃烧处理,但该挤出机功能还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对挤出过程的观察与控制。再如专利号为20092021417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真空脱挥装置》也公开了一种挤出装置,该挤出装置的侧面设有向下倾斜的真空脱挥口,可以防止真空脱挥过程中小分子组分的冷凝回流,该挤出装置的功能也相对单一,无法实现对挤出过程的观察与控制。
此外,针对不同牌号的产品,其挤出工艺以及真空度条件不同,传统的挤出装置因为不能改变真空度等条件,无法适应变化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脱挥挤出装置,可实现真空度在线控制、助剂自动添加、多牌号产品开发的试验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聚碳酸酯脱挥挤出装置,包括挤出机组、真空系统,所述挤出机组包括挤出机、切粒机、进料口、抽气口,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路与所述抽气口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线监测系统,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气动阀、热偶真空计、控制电脑。
所述在线监测系统利用控制电脑采集并处理热偶真空计信号,并通过调节第一气动阀的开度自动控制脱挥挤出机的真空度。所述热偶真空计和第一气动阀可以设于真空管路的干路上,也可以设于真空管路的的支路上,这样能分别独立控制挤出装置上各区域的真空度。
作为优选,所述挤出机的螺杆的直径为35mm~65mm,长径比32:1~48:1。这样螺杆组合能提供中弱剪切强度的剪切力。
作为优选,所述抽气口设有4~6个。在挤出装置上轴向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抽气口上设有视镜。方便通过视镜观察内部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视镜表面设有透明加热薄膜。利用薄膜集成电路的加热功能保证视镜温度与挤出装置温度基本一致,避免苯酚等低分子物在视镜内部冷结晶导致视镜观察功能失效。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系统还包括真空换热器、冷凝罐,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罐带有电加热保温装置。冷凝罐采用电加热管缠绕保温,温度可控,而且调节范围较宽,可保证冷凝罐内的苯酚等低分子物处于热融液态,便于集中回收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聚碳酸酯脱挥挤出装置还包括助剂添加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助剂添加系统包括第二气动阀、单向阀、热熔齿轮泵、助剂罐。助剂添加系统可实现抗氧剂、脱模剂、紫外吸收剂、硅磷阻燃剂、加工流动助剂等功能助剂的添加,实现产品抗老化、耐候、阻燃、增粘降粘等功能化特性,满足多牌号产品开发的试验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挤出机螺杆的中弱剪切分散作用既可强化苯酚等低分子物质的脱除效果,又可减少聚碳酸酯分子链的降解,同时利用螺杆的剪切放热效应可降低装置能耗。真空系统中的冷凝罐采用电加热管缠绕保温,温度可控,而且调节范围较宽,可保证冷凝罐内的苯酚等低分子物处于热融液态,便于集中回收处理。在线监测系统将热偶真空计信号集中远传至控制室电脑,通过控制室电脑调节气动阀开度可控制挤出机各功能区域的真空度,达到控制产品性能的目的,同时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此外,视镜表面粘贴透明加热薄膜,利用薄膜集成电路的加热功能保证视镜温度与脱挥挤出机温度基本一致,避免苯酚等低分子物在视镜内部冷结晶导致视镜观察功能失效。助剂添加系统可实现抗氧剂、脱模剂、紫外吸收剂、硅磷阻燃剂、加工流动助剂等功能助剂的添加,实现产品抗老化、耐候、阻燃、增粘降粘等功能化特性,满足多牌号产品开发的试验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