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固定行走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585.6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俞延钢;万文峰;金晓锋;董晓丽;陈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混凝土 振动器 固定 行走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固定行走平台,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移动都是要人提着转移地方,现有振动器的重量在约为二十多公斤,由于现有振动器的站脚较小,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侧翻的情况,导致电机进水等一系列事故。除此之外在使用过程中人与设备往往需要直接接触,在提起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或触电事故。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02559759U,公告日为:2012年11月2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混凝土振动器,其特征是由振动器母板、振动器手柄连接处、振动器、振动器手柄、手柄橡胶套、电源开关组成,振动器母板由细钢筋焊接而成,在振动器母板上面设有振动器手柄连接处,振动器手柄连接处用于连接振动器手柄,振动器母板上安装振动器,手柄橡胶套和电源开关装在振动器手柄上。但是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侧翻的情况,振动和移动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容易出现电动机进水烧毁或触电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凝土振动器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侧翻的情况,振动和移动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容易出现漏电或触电事故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在使用时不会出现侧翻的情况,振动和行走的稳定性好,不会出现电动机进水烧毁或触电事故的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固定行走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固定行走平台,包括行走部分和振动电机固定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安装槽,走轮安装槽内通过滚动轴承安装有3-6个筒形行走轮,筒形行走轮的轴心线分别平行,行走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振动电机固定部分,振动电机固定部分的四周设置有角钢固定槽,角钢固定槽形成正方形且角钢固定槽的槽口向内,角钢固定槽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为转动活动角钢,角钢固定槽的槽口与振动电机的固定座相卡接。
所述行走部分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圆钢提手,圆钢提手的外表面设置有提手外绝缘层。
所述行走部分与振动电机固定部分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行走部分与振动电机固定部分之间通过带有绝缘垫的螺栓相连接。
所述筒形行走轮采用镀锌管制成,筒形行走轮的直径为60毫米-100毫米,筒形行走轮的长度为300毫米-400毫米。
所述角钢固定槽采用槽钢制成,角钢固定槽的底部焊接在行走部分的上表面上。
所述提手外绝缘层采用厚度为2毫米的绝缘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行走部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安装槽,走轮安装槽内通过滚动轴承安装有多个筒形行走轮,有效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振动器容易侧翻的问题,振动和移动的稳定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振动器固定平台的上表面中间固定有角钢固定槽,角钢固定槽的槽口内与振动电机的固定座相卡接,结实耐用,对混凝土的夯实效果得到了提高,同时消除了漏电和触电的安全隐患,安全性能更好,使用范围广泛,便于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行走部分1,筒形行走轮2,滚动轴承3,角钢固定槽4,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圆钢提手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固定行走平台,包括行走部分1和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所述行走部分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安装槽,走轮安装槽内通过滚动轴承3安装有3-6个筒形行走轮2,筒形行走轮2的轴心线分别平行,行走部分1的上表面设置有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的四周设置有角钢固定槽4,角钢固定槽4形成正方形且角钢固定槽4的槽口向内,角钢固定槽4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为转动活动角钢,角钢固定槽4的槽口与振动电机的固定座相卡接。
所述行走部分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圆钢提手6,圆钢提手6的外表面设置有提手外绝缘层。
所述行走部分1与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之间设置有绝缘层,行走部分1与振动电机固定部分5之间通过带有绝缘垫的螺栓相连接。
所述筒形行走轮2采用镀锌管制成,筒形行走轮2的直径为60毫米-100毫米,筒形行走轮2的长度为300毫米-4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厦湖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