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翼型鞍形支座锻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339.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5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全起;李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辛集腾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23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翼型鞍形 支座 锻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形支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鞍形支座是承力索座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起到直接承载承力索的作用。国家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2010)中对承力索座的结构有所描述,对于单槽承力索座,其鞍形支座的主体为一个马鞍形的线托,线托的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的连接翼,线托的中心有一个从上到下贯穿的圆孔,连接翼上各有一个连接孔。使用时将压线夹板、承力索、鞍形支座、承力索座本体依次叠放并用螺栓固定,其中承力索恰好从马鞍形的线托上经过。
现有技术下,连接翼型鞍形支座的生产是采用模具锻压制造,锻压前先根据鞍型支座的图纸计算出所用坯料的规格,然后将坯料加热,再将其放入特制的模具中,用锻压机进行锻压,从而得到鞍型支座的锻压毛坯。
由于坯料一般采用圆柱形坯料,而连接翼的尖端部分较薄且距中心位置较远,因此锻压时往往产生连接翼尖端成型不完整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正式锻压之前增加一道预锻工序,预锻是采用较大一些的圆柱形坯料,并在该坯料的中间压出一个向两侧延伸的小翼,由于增加了一道工序,且坯料用量增加,就使得整个生产工序变得较为复杂,能耗也大,锻造成本随之升高,同时,由于增加了预制坯工序,整个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对加热后的坯料进行多次压制,从而造成坯料温度的急剧下降,这也影响了零件的最终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翼型鞍形支座锻压模具,它可以使坯料向需要的部位流动,保证锻压后鞍形支座的主体及连接翼都饱满完整,从而省去预锻工序,节约坯料,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翼型鞍形支座锻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与鞍形支座的上型面形状相同的上型腔,下模具有与鞍形支座的下型面形状相同的下型腔,上型腔和下型腔的边缘均环绕有压合面,上模压合面和下模压合面的形状相同,上下模压紧时上模压合面与下模压合面之间存有供余料流出的间隙,上模和下模还具有用于容纳余料的溢流槽,溢流槽环绕在压合面外,下模具有四个溢流阻挡凸块,溢流阻挡凸块位于连接翼与鞍形支座主体所呈的四个夹角位置处,这四个溢流阻挡凸块可以限制坯料从连接翼的两侧以及鞍形支座主体的两侧流出,使得坯料向连接翼的尖端以及鞍形支座主体的两端流动,保证这四个位置成型完整饱满,上模具有与溢流阻挡凸块相匹配的凹槽,上下模压合时溢流阻挡凸块与凹槽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溢流阻挡凸块位于溢流槽与压合面之间。
作为优选,上下模压合时溢流阻挡凸块的侧面及顶面与凹槽之间均具有2毫米的间隙,锻压时多余坯料可以从这个间隙中流出。
作为优选,下模的四角具有导向块,上模的四角具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块槽,导向块和导向块槽共同限定上下模的相对位置,保证两者不会错位。
作为优选,溢流阻挡凸块为四棱柱形,其长度为15~40毫米,宽度为10~30毫米,高度为6~20毫米。
作为优选,上模和下模的材质为H13钢(H13钢即为GB/T1299-2000标准中牌号为4Cr5MoSiV1的热作模具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模具中加入溢流阻挡凸块,可以限制锻压时坯料从连接翼两侧及鞍形支座主体的两侧流出,从而使坯料向连接翼的尖端及鞍形支座主体的两端部分流动,保证锻压后鞍形支座的各部分尤其是连接翼饱满完整,省去预锻工序,节约坯料,提高生产效率,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翼型鞍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流阻挡凸块;2、下型腔;3、导向块;4、压合面;5、溢流槽;6、上型腔;7、导向块槽;8、凹槽;9、连接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辛集腾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辛集腾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