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体环焊缝组对焊接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056.6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平;熊建坤;戚德高;张从平;王尧;陶德;张峻铭;徐健;马勇;伍敏;魏蓉;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环 焊缝 焊接 用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工装,具体是涉及一种筒体环焊缝组对焊接用工装,特别适用于薄壁类筒体环焊缝组对焊接。
背景技术
由于薄壁类筒体成型精度较差,在进行对接环焊缝焊接时,由于筒形不圆产生错边情况,从而使环焊缝成型和质量差。目前该类筒体主要靠装配钳工手工操作实现,焊接变形控制靠简单加拉筋,人为因素对零件焊接精度影响很大且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或消除环焊缝错边误差的筒体环焊缝组对焊接用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筒体环焊缝组对焊接用工装,包括底座、芯轴、多组内撑组件及与该内撑组件数量相同的外箍组件;所述芯轴竖直布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每组内撑组件均包括一轮状部件、多个撑圆部件及多个调节部件;所述撑圆部件均为圆环弧段结构,这些撑圆部件环绕设置于所述轮状部件的外周并呈圆环状布置;所述调节部件均设置于轮状部件上并与所述撑圆部件相对应,分别调整这些调节部件,其所对应的撑圆部件均能够沿该轮状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轮状部件具有中心通孔,该轮状部件通过中心通孔套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外箍组件为箍环结构,其与所述内撑组件一一对应环设于所述内撑组件的撑圆部件形成的圆环外周。
所述轮状部件为轮毂结构,其包括外圈、内圈及固定于该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根轮辐,该内圈的内孔为该轮状部件的中心孔。
所述调节部件为调节螺栓,所述外圈具有沿其径向贯穿并与所述调节螺栓适配的螺孔,所述调节螺栓由内至外穿过该螺孔后抵靠于所述撑圆部件的内环面;
所述撑圆部件的内环面上与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位置具有沉孔,该调节螺栓的前端伸入该沉孔内。
所述内撑组件还包括多个限位部件,所述每个撑圆部件与至少一所述限位部件固定连接,该限位部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轮状部件的外圈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件上的沿所述轮状部件径向方向延伸并贯通该限位部件的导向槽及连接螺钉,该连接螺钉穿过该导向槽与该轮状部件螺接连接。
所述导向槽为腰形槽。
所述芯轴上套装有定距管,在该定距管两端的芯轴上分别至少具有一组所述内撑组件。
所述轮状部件能够以所述芯轴为轴周向转动。
所述外箍组件包括两半圆环、紧固螺栓及螺母,所述两半圆环的两端均具有连接法兰,该连接法兰均具有通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该两半圆环相邻法兰的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螺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焊接施工时,根据待组对焊接的筒体的内径选择合适外径的内撑组件,并将该内撑组件安装在芯轴上,然后将待组对焊接的筒体套装在这内撑组件外,在内撑组件对应的待组对焊接的筒体外柱面套装外箍组件,调整外箍组件内径和/或内撑组件外径的大小将待组对焊接的筒体夹持住,这样安装在芯轴上的所有内撑组件均同心,能够减小或消除待组对焊接的筒体整体错边,接着检测待组对焊接的筒体的环焊缝之间局部错边是否超标,若超标,则分别调整相应调节部件,使其对应的撑圆部件沿轮状部件的径向方向移动,使环焊缝之间的相应局部错边达到标准要求。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用于焊接施工时通过芯轴保证所有内撑组件均处于同轴位置即芯轴对各内撑组件起同轴度定心作用且内撑组件的撑圆部件能够通过调节部件调整其沿轮状部件的进行移动即能够调整内撑组件的外径和圆度,从而减小或消除待组对焊接的筒体环焊缝之间错边的误差;同时,本实用新型对待组对焊接的筒体采用竖直装配的方式,能够减小水平装配因重力作用而导致的椭圆变形,从而降低待组对焊接的筒体环焊缝之间的错边风险。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焊接施工时,能够减小或消除待组对焊接筒体环焊缝之间的错边误差,提高焊接精度,操作简便,能够降低焊接施工成本,同时对筒体特别是薄壁筒体起到撑圆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入待组对焊接的筒体时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 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液式测流装置
- 下一篇:科氏质量流量计传感器及其分流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