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电动锭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8907.5 | 申请日: | 201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勇;杨玉明;杨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伟光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倍捻机电动锭子有关。
背景技术
倍捻机主要由倍捻锭子、卷绕装置、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等组成,倍捻锭子通过传动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各自旋转,目前倍捻机的传动机构通常为龙带传动,龙带带动所有倍捻锭子转动,所需的驱动力较大,使得能耗较高,而且时间较长之后龙带与各传动轮之间容易产生噪音,龙带传动需要一涨紧机构对龙带进行涨紧,使得龙带对各个倍捻锭子产生一个不小的径向力,影响锭子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倍捻机的倍捻锭子能耗较高、易产生噪音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噪音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的倍捻机电动锭子。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倍捻机电动锭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倍捻机电动锭子包括锭杆、锭盘、底座、安装支撑机构和配合组成电机的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底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式内腔,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中,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导磁环和固定于导磁环的转子磁铁,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铁芯和绕于铁芯上的线圈绕组,铁芯固定于所述的底座内腔壁上,所述的锭盘和所述的导磁环都固定套装于锭杆并成上下设置,所述的安装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轴承、下支撑轴承和设有轴承安装内腔的上轴承座,上轴承座位于所述锭盘和所述的导磁环之间并封盖所述底座内腔开口,上支撑轴承和下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装于所述的锭杆,下支撑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底座内腔底部,上支撑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的上轴承座,通过上支撑轴承和下支撑轴承支撑锭杆旋转,当定子组件的线圈通电后驱动转子组件带动锭杆高速旋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锭杆上设置有轴向朝上的端面靠肩,所述的上支撑轴承的内圈底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上,所述的锭盘下端和上支撑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一套装于所述锭杆上的隔套,由所述端面靠肩和隔套对上支撑轴承的内圈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所述的隔套顶部设置有外翻的圆环,圆环下端面设置开口朝下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盖套于所述的上轴承座顶端,形成迷宫结构,起到了密封作用。
所述的上轴承座内腔壁上设置有挡圈沟槽和轴向朝下的端面靠肩,所述的上支撑轴承的外圈顶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上支撑轴承的外圈底端通过一安装于所述挡圈沟槽的限位挡圈进行轴向限位。
所述的锭杆底端设置有轴向朝下的端面靠肩,所述的下支撑轴承的内圈顶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下支撑轴承的内圈底端通过一限位卡簧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倍捻锭子内设置由锭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成的电机结构,即只需将线圈通电就可以驱动转子转动,转子带动锭杆高速旋转,且每个倍捻锭子的速度控制精度高,有效改善了纱线捻线年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纱线的质量;通过在锭子内设置的电机结构替换了原有的龙带和刹车装置,解决了传统倍捻机的锭子容易打滑和噪音大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锭杆7、锭盘1、底座5、安装支撑机构和配合组成电机的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底座5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式内腔,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均安装于底座5的内腔中,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导磁环8和固定于导磁环8的转子磁铁9,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铁芯11和绕于铁芯11上的线圈绕组10,铁芯11固定于底座5内腔壁上,锭盘1和导磁环8都固定套装于锭杆7并成上下设置,所述的安装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轴承12、下支撑轴承6和设有轴承安装内腔的上轴承座4,上轴承座4位于锭盘1和导磁环8之间并封盖底座5内腔开口,上支撑轴承12和下支撑轴承6的内圈固定套装于锭杆7,锭杆7上设置有轴向朝上的端面靠肩,上支撑轴承12的内圈底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上,锭盘1下端和上支撑轴承12的内圈之间设置一套装于锭杆7上的隔套2,由该端面靠肩和隔套2对上支撑轴承12的内圈进行轴向限位;隔套2顶部设置有外翻的圆环,圆环下端面设置开口朝下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盖套于所述的上轴承座4顶端,形成迷宫结构,起到了密封作用;上轴承座4内腔壁上设置有挡圈沟槽和轴向朝下的端面靠肩,上支撑轴承12的外圈顶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上支撑轴承12的外圈底端通过一安装于所述挡圈沟槽的限位挡圈3进行轴向限位;下支撑轴承6的外圈与底座5底部的内腔壁紧配安装,锭杆7底端设置有轴向朝下的端面靠肩,所述的下支撑轴承6的内圈顶端抵靠于该端面靠肩,下支撑轴承6的内圈底端通过一限位卡簧进行轴向限位。通过上支撑轴承12和下支撑轴承6支撑锭杆7旋转,当定子组件的线圈通电后驱动转子组件带动锭杆7旋转,实现了倍捻锭子的自身驱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8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墙面装饰玻璃连接结构
- 下一篇:铜胎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