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8717.3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光;赫亮;蒋晓明;王攀;赵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3/00;H02M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陈业胜;张春耀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处理器 并网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并网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关键,它不仅具有直交流变换功能,还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电池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功能。目前,小型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设计相对成熟,一般为前级DC/DC Boost升压和后级DC/AC全桥逆变两部分,而控制电路设计由于应用的主控芯片不同,差异很大。
目前,国内外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高效化、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几个方面,国外的大型逆变器厂商,如SMA等,其所设计的逆变器性能指标普遍比国内的优异,国内逆变器设计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大,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将会在户用家用方面越来越普及,分布式并网发电即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因此通过不断研究,设计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处理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包括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和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电路,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EMI滤波器、DC/DC Boost升压电路、DC_Link、DC/AC全桥逆变电路、LC滤波电路、并网通/段控制电路和输出EMI滤波器,所述输入EMI滤波器与光伏列阵连接,所述输出EMI滤波器与公共电网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控制电路包括DSP处理器、ARM处理器、PWM驱动电路、SPWM驱动电路、PV电压电流检测电路、DC/DC输出电压检测电路、DC/AC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双继电器驱动电路、电网电压频率相位检测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
所述PV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输入EMI滤波器连接,用于检测光伏阵列的电压UPV和电流IPV;所述DC/DC输出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DC_Link连接,用于检测DC/DC 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UDC;所述DC/AC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DC/AC全桥逆变电路连接,用于检测DC/AC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UAC和输出电流IAC;所述电网电压频率相位检测电路分别与并网通/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出EMI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公共电网的电网电压UGrid、电网频率Fr和电网相位Ph;所述PV电压电流检测电路、DC/DC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电网电压频率相位检测电路分别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DSP处理器通过其A/D和GAP接口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DSP处理器通过其GPIO接口与所述双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双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并网通/断控制电路连接;所述DSP处理器通过其PWM接口分别与所述SPWM驱动电路和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PWM驱动电路与所述DC/DC Boost升压电路连接,所述SPWM驱动电路与DC/AC全桥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DSP处理器通过其通信接口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所述ARM处理器分别与人机交互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与远程PC终端信号连接。
所述DSP处理采用TI公司的32位浮点型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335。
所述ARM处理器采用Samsung公司的S3C6410处理器。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LCD和触摸屏,所述S3C6410处理器通过其LCD接口、触摸屏接口分别与所述LCD、触摸屏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GPRS无线通信装置,所述S3C6410处理器通过RS232或RS485接口与所述GPRS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所述GPRS无线通信装置采用GPRS无线通信协议与远程PC机终端相连。
所述S3C6410处理器通过RS232、Dual-Port RAM和中断与所述DSP处理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未经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8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汽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直流侧短路保护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