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8441.9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双金权;范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金权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十二指肠 套管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置入套管,阻断食物与肠壁的接触,对肥胖症及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很好的模仿外科手术的效果,但套管在置入后移位,疼痛及呕吐的发生比例仍较高,因此有必要改进套管的设计,减少套管置入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十二指肠套管置入后大部分病人会发生上腹痛,恶性,呕吐,甚至上消化道出血,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套管金属部分倒刺损伤肠壁有关;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包括套管膜、套管膜桶、金属圈、连接线、金属球、导丝、输送器内芯推送管、输送器外鞘管和空心塑料管;所述套管膜构成长桶状软性膜管;所述金属圈的四个对称部位与金属球十字交叉部位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导丝设于套管膜上的空心管内;所述输送器内芯推送管设于输送器外鞘管中部;所述输送器外鞘管设于套管膜桶底端周围;所述空心塑料管嵌于套管膜内并和套管长度相同且平行于套管长轴。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线直径为1mm、长度为1.5cm,表面光滑并有韧性。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球为椭圆形,左右长度为3.5cm,上下长度为1.5cm。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膜桶直径为2.5cm,长度为60cm,上端为平口圆形形状,底端为45°斜行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套管释放后固定相对牢固,不易移位,且对粘膜损伤小;光滑金属圈和金属球及通过连接线光滑连接,减少了机械刺激;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入人体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管膜,2、套管膜桶,3、金属圈,4、连接线,5、金属球,6、导丝,7、输送器内芯推送管,8、输送器外鞘管,9、空心塑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包括套管膜1、套管膜桶2、金属圈3、连接线4、金属球5、导丝6、输送器内芯推送管7、输送器外鞘管8和空心塑料管9;所述套管膜1构成长桶状软性膜管;所述金属圈3的四个对称部位与金属球5十字交叉部位通过连接线4连接;所述导丝6设于套管膜上的空心管内;所述输送器内芯推送管7设于输送器外鞘管8中部;所述输送器外鞘管8设于套管膜桶2底端周围;所述空心塑料管9嵌于套管膜1内并和套管长度相同且平行于套管长轴。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线4直径为1mm、长度为1.5cm,表面光滑并有韧性。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球5为椭圆形,左右长度为3.5cm,上下长度1.5cm。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膜桶2直径为2.5cm,长度为60cm,上端为平口圆形,底端为45°斜行出口。
进一步,所述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使用时:待套管膜桶释放后,其金属圈和金属球均张开后,由于两者采用连接线连接,两者间的张力使套管十二指肠球部金属圈及幽门口网状金属球分别处于球部和幽门口相对固定的位置,套管膜桶随肠蠕动向下移动时金属球卡在幽门的力量限制器向下移位,金属球向胃体移动时,套管金属支架部分直径大于幽门,限制其通过幽门向胃窦移位。
进一步,所述新型十二指肠套管及输送器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释放前,预先通过内镜置入导丝于近端空肠,并留置导丝;将套管的金属球及上端的金属圈部分压缩后装入输送器内,将导丝穿过输送器及套管壁的空心管中,透视下沿导丝送人输送器及预装在输送器内的套管,透视下金属圈部分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后推送内芯管,先释放套管的金属圈;然后在幽门上方释放金属球;待完全释放后退出输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金权,未经双金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8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点式太阳能光伏板支架结构与安装方法
- 下一篇:生态水工河床用砌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