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砂磨机研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6291.8 | 申请日: | 2014-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陶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砂磨 研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磨机结构,特别是一种在油墨生产中使用的砂磨机研磨系统。
背景技术
砂磨机是一种常规的生产设备,一般都设有分散盘,通过分散盘带动研磨介质运动产生摩擦和剪切力使物料得以研磨和分散。但是现有的砂磨机设备特别是油墨生产中使用的砂磨机研磨系统比较落后,冷却系统只在筒体上设有,在分散过程中会出现层流和死角而导致分散效果和冷却效果差,效率低,能耗高,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避免在分散过程中出现死角和层流的一种油墨砂磨机研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砂磨机研磨系统,其包括,
一筒体,所述筒体一侧装设有密封部件;
一分散轴,所述分散轴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筒体中,且所述分散轴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并伸入所述筒体中;
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分散轴相连,且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分散轴转动;
至少一涡轮盘,所述涡轮盘安装于所述分散轴上,且所述分散轴转动时驱动所述涡轮盘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涡轮盘沿所述分散轴的轴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散轴上,且所述多个涡轮盘形成一涡轮盘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组涡轮盘组沿分散轴转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散轴周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散轴中设有内水冷回路,所述内水冷回路设有内冷却水进口与内冷却水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筒体上还设有外冷却水回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冷却水回路设有外冷却水进口与外冷却水出口,且所述外冷却水进口设于所述筒体上端,所述外冷却水出口设于所述筒体下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涡轮盘材料为硬质合金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涡轮盘通过键槽安装于所述分散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分散轴上装有涡轮盘,涡轮盘转动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并且避免分散过程中出现层流和死角而导致分散效果和冷却效果差,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砂磨机研磨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涡轮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砂磨机研磨系统,其包括筒体1,筒体1一侧装设有密封部件4。密封部件4和筒体1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油墨的在密闭的空间中进行分散。分散轴2从密闭的空间外穿过密封部件延伸入筒体1中。分散轴2连接有电动机5,电动机5驱动分散轴2转动,并且电动机位于密闭的空间以外。分散轴2上装有涡轮盘3。涡轮盘3转动时带走分散轴2的大量的热量,并且避免分散过程中出现层流和死角而导致分散效果和冷却效果差,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涡轮盘3沿分散轴2的轴向均匀分布于分散轴2上,且多个涡轮盘3形成一涡轮盘组。多组涡轮盘3组沿分散轴2转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散轴2周围。涡轮盘3材料为硬质合金钢,能提高涡轮盘3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金属对油墨的污染,当油墨用于塑料薄膜食品外包装袋印刷时,可有效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分散轴2的温度,提高散热效果,分散轴2中设有内水冷回路7,内水冷回路7设有内冷却水进口10与内冷却水出口11。筒体1上还设有外冷却水回路6,外冷却水回路6设有外冷却水进口8与外冷却水出口9。为了外冷却水回路6中冷却液循环更加通畅,外冷却水进口8设于所述筒体1上端,外冷却水出口9设于所述筒体1下端。
当分散轴2转动时,物料带动涡轮盘3转动。涡轮盘3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物料分布于筒体1内壁上,提高物料的分散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6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