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动力输出的电动绿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6150.6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4 | 分类号: | A01G3/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8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动力 输出 电动 绿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剪割设备,特别是一种电动绿篱机。
背景技术
现在在公园内或道路两侧,普遍种植有灌木绿化带。这些灌木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会使绿化带参差不齐,需要定期修剪成规则的、纵截面呈矩形的矮墙形状。现有的修剪工作,通常由工人手持绿篱机操作,绿篱机由一小型汽油发动机作动力,设有一个手持把手和一个油门把手,在发动机前部有一由动刀和定刀组成的修枝剪,定刀固定在机体上,发动机驱动动刀往复运动。这种修剪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包含有汽油发动机,绿篱机整机重量通常至少都在10公斤以上,工人手持绿篱机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汽油发动机噪音较大,工人长时间在大噪音环境下工作,会损伤身心健康。
2、由于工人手持绿篱机操作,绿篱机的高度和修建平面会因体力因素会发生一些变化,影响修剪的美观质量。
针对上述某些问题,已有一些改善的技术方案出现,如中国专利200820190146.7公开了一种电动式绿篱机,包括剪割组件和电源组件通过导线相连接,其优点是修剪树枝时低噪音、无污染。
但传统的绿篱机,由于重量和修枝剪的强度限制,动刀和定刀不能做得过长,一次动作修剪的范围较小,比如对较宽的绿化带,工人需挤身进入绿化带进行多次作业,解决不了工人手持绿篱机长时间操作劳动强度大、修剪的美观质量和效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动力输出的电动绿篱机,其一次动作修剪的范围大,剪割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动力输出的电动绿篱机,由动力部和刀剪部组成,动力部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装在壳体的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剪部由并列的第一修枝剪和第二修枝剪组成,动力部装有双向驱动机构,该双向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一修枝剪和第二修枝剪的动刀往复运动。
所述的双向驱动机构为:壳体内设有圆筒形驱动体,该驱动体底部直径方向连接滑杆,该滑杆支承在固定于壳体内底的装有轴承的支承座,其外端分别穿过设置在壳体侧壁相应位置的密封件与第一修枝剪和第二修枝剪的动刀固定连接;电机轴伸入壳体内驱动偏心轮旋转,该偏心轮固套轴承并位于圆筒形驱动体的筒体内,使偏心轮的转动通过轴承与圆筒形驱动体内壁构成滚动摩擦并驱动滑杆往复运行。
所述电动绿篱机的第一修枝剪和第二修枝剪的定刀固定于壳体的同一侧面,所述定刀上开有滑槽,固定于动刀的销柱从滑槽上穿定刀,并与上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电动绿篱机的壳体背部制有用于与支撑装置前端的钩体勾连的挂扣。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其前端与所述钩体的尾柄可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由矩形管材制成,其前端制成叉口,所述钩体的尾柄配合于该叉口内,方形销柱贯穿叉口及其内的钩体的尾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由于电动绿篱机动力部装有双向驱动机构,可以同时驱动两副修枝剪作业,相当于将修枝剪的长度延长一倍,一次动作修剪的范围扩大了一倍,剪割效率提高。另外,除了用于修剪绿化带外,还可将电动绿篱机插放在手推车式机架上作业,无需人工手持,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进而可作为小地块农作物收割机或草坪修剪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电动绿篱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动绿篱机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动绿篱机双向动力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圆筒形驱动体形状示意图。
图5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手推车式机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6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