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和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6114.X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鸿野胜正;木村圭作;小野贵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郡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透明 基材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和使用所述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在计算机和便携终端等电子设备中,正在积极开发不使用按钮而利用显示器的显示来进行操作的设备。作为为了进行所述操作而检测由操作者进行的接触的构件,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多。触控面板的种类有电阻膜式、表面弹性波式和红外线方式等,并且还有电容式触控面板,该电容式触控面板利用手指触摸或接近而产生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在该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透明基材上形成有多个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电极,在以往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利用透明的ITO来形成电极。但是,ITO的电阻率高,通常为200Ω/□~1000Ω/□。特别是在大型的触控面板中,由于电极的端子间的电阻值增加,伴随于此电容检测的灵敏度下降,所以有时触控面板动作困难。
因此,提出了不使用ITO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具体地说,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的方案,通过用铜、铜合金或银构成的多个导线在基材上形成具有规定图案形状的电极,使电极的光线透过率在70%以上,并且使电阻低。
作为导线的形成方法,公知的有如下的方法:通过丝网印刷等,将使铜等极微小的导电性颗粒分散在树脂粘合剂中得到的浆料(墨水)印刷在基材上。但是,当通过这种印刷法形成导线时,难以使导线的线宽成为100μm以下、特别是难以使导线的线宽成为50μm以下。因此,存在电极的图案形状醒目而使触控面板的清晰度变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公知有一种利用光刻的方法,在将铜等的金属箔层叠在基材上之后,在金属箔上形成抗蚀图案,对金属箔进行蚀刻。当通过光刻形成导线时,能够将导线的线宽形成得非常细,例如能够将导线的线宽形成为1μm~10μm程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表公报特表2011-513846号
但是,当通过光刻形成线宽非常细的导线时,存在如下问题:蚀刻时发生与规定蚀刻相比成为蚀刻过多的过度蚀刻,因形成的导线局部过细而导致断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最初不形成线宽细的导线,通过使导线的线宽局部变细,从而使构成触控面板电极的导线细线化。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通过下述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达成,所述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包括:基材;以及多个电极,配置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电极由多个导线形成,在沿着所述导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边缘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将所述导线切去一部分得到的凹部。
所述结构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线宽W在3μm以上且在50μ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深度D小于从所述导线的一方的侧边缘到另一方的侧边缘的线宽W0的1/2。
此外,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的两个侧边缘上,一方的侧边缘的所述凹部和另一方的侧边缘的所述凹部交替设置。
此外,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导线的一方的侧边缘上的所述凹部与设置在另一方的侧边缘上的所述凹部局部相对。
此外,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凹部的宽度为L时,在所述导线的一方的侧边缘或另一方的侧边缘上,相邻的所述凹部的间隔I在0.5×L以上且在5×L以下。
此外,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部的形状全部大体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通过触控面板达成,所述触控面板具备所述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
按照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在构成触控面板的电极的导线的侧边缘上设置凹部,使导线细线化,所以即使最初不形成线宽细的导线,也可以使导线变细为所希望的粗细。如果最初形成线宽细的导线,则导线的粗细和形状不稳定,并且有可能断线,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形成稳定的粗细和形状的导线,所以可以提高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和触控面板的生产率。并且,通过导线的细线化,可以提高电极的光线透过率,此外,由于使电极的图案形状变得不醒目,所以可以使触控面板的清晰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电极的透明面状基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导线一个例子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郡是株式会社,未经郡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6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以建构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平行硬件搜索系统
- 下一篇:触控面板及走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