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型铸件高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940.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0/00 | 分类号: | B22D3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型 铸件 高压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铸件和砂型的冷却装置,特别是含水量要求低的砂型铸件的高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溶熔的金属液注入准备好的型腔后冷却成型的技术,当铸件在型内冷却到脱模温度时,铸件和铸型都还有很高的温度,必须采取措施,让铸件和铸型快速冷却到可以为后续作业接受的温度,这就必须对铸件和铸型进行强制冷却。
目前批量生产的铸件,在铸件冷却时采用的有二种方式,一种是自然冷却,即靠铸件的低温辐射和空气对流,这种方式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在非连续生产时常用;二是强制冷却,常用的有水冷、水雾冷却和风冷,水冷效果虽好,但对于砂型铸造的复杂铸件上的砂子回用却有很大的困难。
采用砂子造型生产的铸件,砂子的回用是环境保护与成本优势的双重要求,而打箱时与铸件表面接触的砂子温度几乎与铸件温度一致,对于铸铁件温度能够超过500℃,这样的高温砂子在进入砂处理系统时,对于设备和环境存在很大压力,如果能够进行强制冷却,对于砂处理系统设备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铸件的冷却也能够达到较高效率,特别是对于生产节拍紧凑、产量大的工厂更为有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高效的砂型铸件高压冷却装置,进而能有效保护后续砂处理系统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砂型铸件高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分别连接高压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出口连接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室内的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内的压力范围为0.4-0.6MPa。这样,能够保证高压空气向铸件渗透效率的同时,对冷却室的抗压要求又不是很高,从而使得综合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进气管的管路上和排气管的管路上设有一组联动蝶阀。这样,保证在进气的同时不会排气,排气的时候不会进气。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除尘器。这样,有效降低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还设有压力过载保护阀。这样,当压力超过冷却室的设计承受范围时,自动泄压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缩空气对准备打箱的铸件和砂型进行强制冷却,在短时间内达到后序作业人员和设备的要求,降低了人员和设备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没有水的浸入,这对含水量有严格要求的型砂质量建立了安全保障,同时提升了工厂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高密度的压缩空气让活跃的气体分子渗入铸型与铸件接触,进行热交换,通过气体释放带走铸型中的热量大大地提高了冷却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节拍,利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冷却室1、高压进气管2、排气管3、热交换器4、蝶阀5、除尘器6、压力过载保护阀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砂型铸件高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1,所述冷却室1分别连接高压进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出口连接热交换器4;所述冷却室1内的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进气管2的管路上和排气管3的管路上设有一组联动的蝶阀5;这样,保证在进气的同时不会排气,排气的时候不会进气。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4的出口连接除尘器6;这样,有效降低废气对空气的污染。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1还设有压力过载保护阀7;这样,当压力超过冷却室1的设计承受范围时,自动泄压保护。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1内的压力范围为0.4-0.6MPa。这样,能够保证高压空气向铸件渗透效率的同时,对冷却室1的抗压要求又不是很高,从而使得综合效益最大化。
利用本实用新型冷却铸件或砂型的过程如下:
1.将待打箱的铸型吊入冷却室内;
2.将冷却室密封;
3.向冷却室内通入高压空气;
4.根据铸件大小重复第3条作业2~3次;
5.将达到温度调节效果的铸件和/或铸型吊出冷却室;
6.及时清理散落在冷却室中的砂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液溶解输送系统
- 下一篇:镁合金三合一浇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