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4290.X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沃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H02H9/04;H01B9/02;H02P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清华源律师事务所 11441 | 代理人: | 李赞坚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二次 系统 连接 电缆 | ||
1.一种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所述电力二次系统包括含有供电设备的一次设备和含有负载设备的二次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负载设备之间设置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防雷保护电路,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防雷保护电路,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电路、用于实现直流电的滤波平滑及储能作用的滤波电路以及用于完成直流电向交流电转换而实现调频调压的逆变电路,所述供电设备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负载设备之间均通过连接电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缆为屏蔽电缆,所述屏蔽电缆电缆的外保护层内设置多根芯线,所述芯线包裹有内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缆的外保护层的内侧设置有电缆屏蔽层,所述屏蔽电缆的内保护层的内侧设置有芯线屏蔽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缆靠近所述供电设备的一端所述电缆屏蔽层和所述芯线屏蔽层通过接地元件接地,所述屏蔽电缆靠近所述负载设备的另一端所述电缆屏蔽层和所述芯线屏蔽层直接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缆的长度大于20m,所述接地元件接于距所述供电设备4m~6m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元件为接地电阻,所述接地电阻为氧化锌压敏电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所述滤波电路为RC滤波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功率管驱动芯片和若干功率管,微处理器电路由微处理器和外围电路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驱动芯片接至微处理器电路的功率输出端,以便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电路的微处理器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对应的功率管交替导通和关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功率因素调整电路人机接口电路,所述功率因素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所述功率因素调整电路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电路的功率因素校正端,所述人机接口电路接至所述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入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级设置用于抑制来自所述供电设备的差模干扰的RC滤波退耦电路,所述RC滤波退耦电路由串接于所述供电设备的输出正端和输出地端的限流电阻和滤波电容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二次系统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雷保护电路包括密闭式火花间隙或接地电阻,所述第二防雷保护电路包括放电管或接地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沃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沃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42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