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用持续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3832.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娟;段晓茹;马婕;刘蕊;李变瑢;孔亮;商红涛;曲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手术 术后 持续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器,具体涉及一种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用持续引流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对容貌美观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求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颌面外科手术可通过对颌骨各种形式的截骨、移动、固定及去骨和植骨等操作,达到矫正牙颌面畸形的目的,对因颌骨发育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异常、口颌系统功能异常、颜面形态异常等,具有良好的矫正和治疗效果。
颌面外科手术后,需对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治疗,以正颌手术为例,在正颌手术矫形完毕后,颌面部会有一定肿胀,内部有积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流。目前在手术后引流时,存在以下问题:
1.正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往往麻醉尚未清醒,而引流部位无防护,患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易造成引流管的脱落;2.在术后的引流过程是采用自然引流,引流过程不是持续的,但对于该手术,持续引流才会有更好的引流效果,以利于创口的恢复过程;虽能通过负压气球等进行辅助引流,但需要专人操作,非常麻烦;3.引流过程需要对引流液体的量进行实时的了解监控,但目前的引流采用软质袋体,无法实时了解引流液体的体积,给术后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用持续引流器,能进行持续引流,便于术后的护理和患者的恢复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用持续引流器,包括集液箱,集液箱为透明箱体,集液箱侧壁上设置有刻度,集液箱顶面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上安装有密封塞,集液箱顶面上还设置有与集液箱内部连通的用于连接引流管的连接柱;在集液箱侧壁上安装有负压风扇,负压风扇通过抽气管与集液箱顶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液箱为矩形箱体,集液箱侧面上铰接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柱为一段空心管,空心管外部攻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在连接柱与集液箱内部连通的一端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竖直设置,导液管的下端与集液箱底面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负压风扇上设置有电池仓和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器还包括一个固定带,固定带为条状带体,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粘扣,固定带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一对可充气的气囊,两个气囊之间设有穿过固定带的通孔,在固定带的另一个面上设置有与引流管连接的限位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气囊之间设置有倒U形槽,引流管沿倒U形槽放置并从通孔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带包括弹绳和连接绳,弹绳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连接绳,弹绳和连接绳的一端均固结在固定带上,弹绳和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引流管上同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管上套装有软管,软管的管壁中或管壁外部环绕设置有紧固线,拉动紧固线软管沿径向收缩,使软管固定在引流管上;所述的弹绳和连接绳连接在软管上。
进一步地,该引流器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气囊充气的负压充气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两种引流方式,并且能根据需要提供持续的负压以利于引流;
2.能定量监控引流液的体积,便于医护人员记录;
3.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因意外引起的引流管的脱落的情况;
4.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术后引流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软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粘扣,2—引流管,3—连接柱,4—集液箱,5—导液管,6—刻度,7—连接绳,8—弹绳,9—通孔,10—倒U形槽,11—紧固线,12—软管,13—气囊,14—固定带,15—挂钩,16—密封塞,17—抽气管,18—负压风扇,19—电池仓,2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用持续引流器,包括集液箱4,集液箱4为透明箱体,集液箱4侧壁上设置有刻度6,集液箱4顶面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上安装有密封塞16,集液箱4顶面上还设置有与集液箱4内部连通的用于连接引流管2的连接柱3;在集液箱4侧壁上安装有负压风扇18,负压风扇18通过抽气管17与集液箱4顶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3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脓肿引流装置
- 下一篇:肿瘤内科腔内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