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3067.3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友;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友 |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大型 设备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属大型设备室内转运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型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越来越频繁,但由于生产制造企业厂房内的高度有限,大型起吊设备无法进入或工作,使得大型设备在厂房内移动时非常困难,人们一般都是采用滚筒、枕木和撬棍将其慢慢移出厂房外,再用大型起吊设备进行处理。此类方法一是对大型设备的制造精度造成影响;二是费时费力,容易出现人身安全事故;三是容易对厂房内的地面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一个牵引装置和两个载重装置组成,长宽尺寸可根据运载设备的大小进行摆布,承载能力强,移动平稳可靠,省力安全;解决了现有厂房内大型设备移动采用人工进行,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影响运载设备精度的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由一个牵引装置和两个载重装置组合而成,呈三角形摆布,牵引装置置于两个载重装置中间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牵引装置由牵引装置架、导向轮、牵引载重轮、旋转板、轴承、旋转支架、牵引杆和浮动支架组成,牵引装置架的左端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的下部装有导向轮,旋转支架的外侧装有牵引杆;牵引装置架的右端两侧通过转轴分别装有浮动支架,浮动支架的两端通过轴承装有牵引载重轮;牵引装置架的上面通过轴承装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一侧制作有定位台;
所述的载重装置由载重装置架、载重板、载重轮、浮动支架和转轴组成,载重装置架的下面通过转轴均布对称装有四个浮动支架,四个浮动支架的两端通过轴承装有载重轮,载重装置架的上面固装有载重板,载重板的中部制作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由一个牵引装置和两个载重装置组合而成,呈三角形摆布,摆布的长宽尺寸可根据运载设备的尺寸大小进行安排,可以在厂房内移动任何尺寸和重量的大型设备,承载能力强,大型设备上下方便,移动平稳可靠,省力安全。彻底解决了现有厂房内大型设备的移动或移出采用人工进行,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影响运载设备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室内重大型设备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牵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牵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牵引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载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载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载重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装置,2、载重装置,3、转运设备,1-1、牵引装置架,1-2、导向轮,1-3、牵引载重轮,1-4、旋转板,1-5、定位台,1-6、轴承,1-7、旋转支架,1-8、牵引杆,1-9、浮动支架,1-10、转轴,2-1、载重装置架,2-2、载重板,2-3、载重轮,2-4、浮动支架,2-5、转轴,2-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室内大型设备转运装置由一个牵引装置1和两个载重装置2组合而成,呈三角形摆布,牵引装置1置于两个载重装置2中间的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牵引装置1由牵引装置架1-1、导向轮1-2、牵引载重轮1-3、旋转板1-4、轴承1-6、旋转支架1-7、牵引杆1-8和浮动支架1-9组成,牵引装置架1-1的左端中部通过轴承1-6安装有旋转支架1-7,旋转支架1-7的下部装有导向轮1-2,旋转支架1-7的外侧装有牵引杆1-8;牵引装置架1-1的右端两侧通过转轴1-10分别装有浮动支架1-9,浮动支架1-9的两端通过轴承装有牵引载重轮1-3;牵引装置架1-1的上面通过轴承1-6装有旋转板1-4,旋转板1-4的一侧制作有定位台1-5。
所述的载重装置2由载重装置架2-1、载重板2-2、载重轮2-3、浮动支架2-4和转轴2-5组成,载重装置架2-1的下面通过转轴2-5均布对称装有四个浮动支架2-4,四个浮动支架2-4的两端通过轴承装有载重轮2-3,载重装置架2-1的上面固装有载重板2-2,载重板2-2的中部制作有定位孔2-6(参见附图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友,未经刘光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3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保温墙体
- 下一篇:S型防臭防返水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