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2853.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雄;唐波;瞿子航;黄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塔 带电作业 梯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输电线路工程呈现长距离、规模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其对钢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的同时,大量采用钢材作为铁塔材料,也给杆塔的施工运输运行维护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采用复合材料代替钢材成为输电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质轻高强、耐腐蚀、易加工、绝缘性好的材料,已逐渐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带电作业已成为电力线路检测、检修及改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提供经济效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角钢塔带电作业时,由于角钢塔横担多组斜材结构使得塔上电工进入等电位前,在横担适当位置系好安全带便能安全行走到达起始进入位置,而该复合材料杆塔有一种V型横担,V型横担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棒形复合材料横担组成,通过抱箍及金具连接成V型结构,抱箍连接于杆塔上。V型端部由复合材料斜拉杆固定。斜拉杆通过金具一端连接杆塔抱箍,一端连接V型横担端部。塔上电工穿过V型横担进入等电位作业时,会有坠落的危险。即使在横担上系好安全带,塔上电工在横担上行走时无法站稳也给作业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提高了塔上电工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大幅度增加塔上电工在复合材料杆塔、V型横担上带电作业的灵活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该梯形板一端设有弧形槽口,该梯形板底部设有两条、与V型横担的夹角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截面为半圆形,
弧形槽口为半圆形槽口。
所述梯形板由第一梯形板单元、第二梯形板单元、第三梯形板单元拼接构成,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的下底边开设有弧形槽口。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的上底边长度与第二梯形板单元的下底边长度相同,第二梯形板单元的上底边长度与第三梯形板单元的下底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第二梯形板单元、第三梯形板单元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通过半圆形槽与V型横担形成稳定配合,从而使得结构稳定,填补了横担的V型间隙,保证塔上电工进入等电位作业时的安全性。
梯形板的弧形槽口为半圆形槽口,半圆形槽口直径较之杆塔直径略大,使得本实用新型梯形板弧形槽口端紧贴杆塔杆身。
该梯形板能有效防止塔上电工行走进入等电位时,发生坠落现象,大幅度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该梯形板结构简单、材料轻便、携带方便、适用于复合材料杆塔带电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梯形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梯形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梯形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杆塔带电作业用梯形板,该梯形板一端设有弧形槽口5,该梯形板底部设有两条、具有一定长度、与V型横担6的夹角相同的凹槽4,所述凹槽4截面为半圆形,凹槽4与V型横担6形成稳定配合。所述弧形槽口5为半圆形槽口,半圆形槽口的圆弧端紧贴杆塔8杆身。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由:第一梯形板单元1、第二梯形板单元2、第三梯形板单元3拼接构成,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1的下底边开设有弧形槽口。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1的上底边长度与第二梯形板单元2的下底边长度相同,第二梯形板单元2的上底边长度与第三梯形板单元3的下底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梯形板单元1、第二梯形板单元2、第三梯形板单元3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板。
在复合材料杆塔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梯形板进行带电作业时,塔上电工穿着试验合格的屏蔽服,得到工作负责人工作开始命令后,携带绝缘传递绳登塔。V型横担6通过拉杆7连接杆塔8。在V型横担6适当位置系好安全带,固定绝缘传递绳,塔上电工与地面电工配合,使用绝缘传递绳将第一梯形板单元1、第二梯形板单元2、第三梯形板单元3分批次的传递至V型横担6,第一梯形板单元1首先传递至V型横担6,塔上电工将第一梯形板单元1拼接于V型横担6上,第一梯形板单元1圆弧端紧贴杆塔塔身,在第一梯形板单元1的下表面有两条一定长度、与V型横担6所成角度相同的弧形槽口,两条弧形槽口4与V型横担6相配合,从而使结构稳定可靠。应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梯形板单元2、第三梯形板单元3传递至V型横担6,并搭接于V型横担6上,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线绝缘固定器
- 下一篇:带备用检修进线柜的组合手车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