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模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2824.5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庆;朱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09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精密挤出模头。
背景技术
挤出机的挤出系统是挤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挤出系统包括螺杆、料筒、机头、挤出模头等,机头将旋转运动的塑料熔体转变成平行直线运动,均匀平稳地导入挤出模头中,塑料由挤出模头均匀挤出。以前的挤出模头具有一锥形内腔和一直形腔,该锥形腔呈自左向右腔径逐渐变小的形式,锥形腔的右端与直形腔相通,上述结构设计的挤出模头将熔融态的塑料通过锥形内腔挤压至直形腔,最后通过直形腔挤出,显然该种挤出方式较为粗糙,其挤出的塑料线材圆度精度差。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高精密的挤出模头的结构设计,实现精细挤出,使得挤出的塑料线材圆度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挤出模头,包括模体、分流梳、口模和压盖,所述模体具有一内腔,该内腔分为直形段、大喇叭段和小喇叭段,所述大喇叭段与小喇叭段的的收缩端口相接;所述直形段右边设有分流梳,该分流梳包括菱形体和与其固为一体的长形体,所述长形体位于菱形体的中部,该长形体与直形段内壁相适配;所述口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位于所述直形段内且具有一锥形腔,该锥形腔自右向左呈腔径逐渐变小的形式,所述小直径段位于压盖空腔内且具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与锥形腔相通;所述大喇叭段、大直径段的内斜面与菱形体的外斜面形成两条关于模体轴向中心对称的拱形流道;所述压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模体的左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即在模体内设置分流梳,实现对熔融态塑料的精细挤出,保证挤出的塑料线材圆度精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模体,(2)分流梳,(3)口模,(4)压盖,(11)直形段,(12)大喇叭段,(13)小喇叭段,(21)菱形体,(22)长形体,(31)大直径段,(32)小直径段,(311)锥形腔,(321)轴向通孔,(14)(15)拱形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模头,包括模体1、分流梳2、口模3和压盖4,所述模体1具有一内腔,该内腔分为直形段11、大喇叭段12和小喇叭段13,所述大喇叭段12与小喇叭段13的的收缩端口相接;所述直形段11右边设有分流梳2,该分流梳包括菱形体21和与其固为一体的长形体22,所述长形体22位于菱形体21的中部,该长形体22与直形段11内壁相适配;所述口模3包括大直径段31和小直径段32,所述大直径段31位于所述直形段11内且具有一锥形腔311,该锥形腔311自右向左呈腔径逐渐变小的形式,所述小直径段32位于压盖空腔内且具有一轴向通孔321,该轴向通孔321与锥形腔311相通;所述大喇叭段12、大直径段31的内斜面与菱形体21的外斜面形成两条关于模体轴向中心对称的拱形流道14、15;所述压盖4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模体1的左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熔融态的塑料首先被挤入小喇叭段13后,由分流梳2对其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两拱形流道14、15,最后再由轴向通孔321挤出,由于大喇叭段12、大直径段31的内斜面与菱形体21的外斜面两次挤压熔融态的塑料,实现塑胶原料的精细加工,进而实现圆度精度高的塑料线材的挤出,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都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在此,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就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正扳手
- 下一篇:防止皮带打滑的恒功率无级调速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