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腐植化微生物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2655.5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松;朱晓楠;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恒生合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高杰 |
地址: | 11602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腐植化 微生物 实现 有机 废水 液态 堆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和有机废气物及有机废水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腐植化微生物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大量的物质需求,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大型养殖场、屠宰场、肉制品加工厂、食品厂、餐饮业等规模迅速增大,导致有机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中国的巨大人口基数和巨大的需求所导致产生的污染排放已居世界首位。
特别是这些有机污水如不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则会产生恶臭和滋生各种病菌,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如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则加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负荷,影响系统稳定,不易控制达标排放。为此国家出台各项法规条例,约束排污企业的排污行为,要求企业对有机废水妥善处理。由此各种针对有机污水处理的设备和技术大量出现,主要的实施方式为采用物理分离法固液分离、固态废弃物进行堆肥或沼气发酵、有机废水通过生物处理法处理达标排放等基本方法。其中物理分离法主要有沉淀、 气浮等工艺;生物处理法如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及其派生出的氧化沟、AB法、SBR法等工艺,上述方法因其耗能高、投资大、管理复杂往往不能被广泛推广使用,并不是理想的问题解决方式。沼气工程是养殖废水厌氧处理产生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周围提供生物燃气的一种处理方式,虽然能回收部分能源,但是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作为高浓度废弃物大部分不能迅速被还田利用,将面临无法处置的困境。因此,若场地条件允许,很多养殖企业采用使用成本更低廉的天然氧化塘的方式,使污水自然降解达到灌溉水标准直接还田。但这种方式产生大量恶臭污染周边环境,并存在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的问题。由于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而引起的群众上访投诉事件也逐年增加,因此有机废水的处置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这些排污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
另一方面,现代种植养殖业为了保证生产,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的农药兽药,不急加速了农用土地和自然水体的污染和机能退化,也产生了农产品农残超标,畜禽制品抗生素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而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由于抗生素等药物的不当使用,更影响了后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如抗生素过量残留引起的堆肥发酵不成功、污水处理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生产和排放的处理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机污染物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实际上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应该从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考虑目前问题解决出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实际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微生物作用的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配合内设矿物填料的反应装置对有机废水实现液态堆肥化资源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现有机废水液态堆肥方法的装置包括调节池、一级发酵池、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二级发酵池、熟化池、固液分离装置、固形物经脱水装置组成。调节池、一级发酵池、二级发酵池、熟化池、固液分离装置顺次以管道连接,固液分离装置产生的固形物通过泥浆泵传送至固形物脱水装置。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管道向一级发酵池输送微生物培养液。调节池通过提升泵经管道与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相连,熟化池通过回流泵管道与一级发酵池相连。
调节池、一级发酵池、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二级发酵池和熟化池的有效容积比例为50:100:1:150:200,一级发酵池、腐植化微生物培养装置、二级发酵池和熟化池的底部都设有曝气装置,由鼓风机风机输送空气;调节池、一级发酵池、二级发酵池和熟化池的液位高度一致;调节池内设置一个或多个桨式搅拌装置;曝气装置为平板式微孔曝气头;固液分离装置为气浮式固液分离装置、重力沉降式沉淀装置或过滤式固液分离装置的一种;固形物经脱水装置为板式压滤装置、离心脱水装置或螺杆式挤压脱水装置中的一种;在一级发酵池和二级发酵池内均设有矿物填料。
矿物填料外形为柱状,直径为20~25cm,长度约为两个发酵池有效深度的80%,由不锈钢网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内填充天然矿物构成,包含云母石10-20%、石英砂30-50%、轻石30-40%、麦饭石10-20%,所有矿石均加工成3-5cm大小的碎块,均匀混合;填料设置密度为2-4个/m2,填料间距不小于25cm,矿石填料为多孔质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恒生合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恒生合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的装置
- 下一篇:分段式熔炼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