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934.X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李军;徐江凤;周辉;余青松;张先文;钱剑林;尤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陈晓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远程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视频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危险品安全监督问题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历史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危险品事故属于伤亡最多、损失最大、生态最严重、后果最可怕的一类事故,因此,防范和避免危险品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保管、使用、废弃处置等一系列环节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特别防护的物品。现在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危险品生产大国,这就使得危险品的监督和管理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对于危险品的安全监督还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地获取危险品的各个状态,从而无法有效地预防危险品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严重。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中,对视频进行切换时一般包括多个输入和1个输出(将多个输入中的任意一个切换到输出),但当监控系统需要监控多个视频画面时,无法将任意一个或多个摄像头的信号切换到监控系统。因此,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只能在固定的监视器上监视固定的几个现场图像,无法实时监控危险品的各个状态,不能满足当前危险品监控系统大型化、智能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危险品在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保管、使用、废弃处置等一系列环节中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实现危险品各个状态实时监控,并作出应急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电源电路、四路视频采集电路、四路匹配电路、视频切换电路、自动增益反馈电路、及视频输出电路,所述四路视频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视频切换电路的四个视频输入端连接,所述四路匹配电路分别与所述四路视频采集电路连接,所述视频输出电路与所述视频切换电路的视频输出端连接,所述视频切换电路内设有视频放大电路,所述视频放大电路与所述自动增益反馈电路连接,所述视频切换电路连接有视频分配电路,所述视频分配电路包括地址计数译码电路、定时器、监视路数选择开关、及四路镜头切换指示电路,所述定时器通过单刀三掷开关与所述地址计数译码电路的时钟输入端连接,所述监视路数选择开关分别与所述地址计数译码电路和所述四路镜头切换指示电路连接,所述四路镜头切换指示电路分别与所述地址计数译码电路的四个数据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采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头、视频同步分离电路、及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采用S12微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同步分离电路采用LM1881N。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切换电路采用MAX454。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计数译码电路采用CD4017。
进一步地,所述四路镜头切换指示电路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放大管和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视频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危险品在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保管、使用、废弃处置等一系列环节中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实现危险品各个状态实时监控,并作出应急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c)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CD4017的封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藻培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教学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