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878.X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敏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扭力 | ||
技术领域
一种可调节扭力器,属于体育健身器材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可调节扭力器是一种方便的适合室内外锻炼的体育健身器材,可以对手臂及手腕部分以及胸背部肌肉进行锻炼。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类似的臂力及腕力锻炼器械,一类是大型健身器械组合中的专门装置,一类是挠弯巨型弹簧时利用由此产生的反弹力的小型器械。前一种的不足之处是对场地、空间有专门要求,不能随意搬动,更无法携带,对日常锻炼的需求极不方便;而后一种的不足之处是不仅挠弯过程中力量不均衡,力度无法调节,锻炼时只有合拢过程中起作用的单向效果,而且由于弹簧在被挠弯后产生的反弹力容易失控而造成对锻炼者自身及周围他人的意外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品的一些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左右手柄,利用涡卷弹簧的扭力来实现双臂的开合运动,并通过转动蜗杆来调节力量大小,可以方便地实现双臂开合,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节力量的大小,具有轻便、安全、新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的可调节扭力器,其特征在于:该可调节扭力器包括左右两个手柄的壳体组件和可调节扭力装置;可调节扭力装置装配在右手柄的两个壳体组件中间并包裹在右手柄中部的座孔和下部的圆盘形壳体内;左手柄的两个壳体组件装配在右手柄的两侧;可调节扭力装置的中轴向两侧穿过左右手柄下部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可调节扭力装置包括一个中轴、一个涡卷弹簧、一个蜗轮、两个端盖、一个蜗杆;所述中轴是一中空的阶梯轴,中轴上凸起的中间轴段上有一凹槽,中间轴段两侧为圆柱形轴段,两端为外六角形轴段,两端内孔中有螺纹;所述凹槽与涡卷弹簧的内端固定连接,涡卷弹簧的环形外端与蜗轮内孔上的半圆形孔及涡轮两侧端盖用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分别与右手柄两壳体组件内侧的两个圆环状凸起轴承座孔的外部圆柱面装配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两侧由一对装配在右手柄壳体中部壳体座孔中的支撑轴承支撑。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右手柄壳体组件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壳体对合而成,壳体上部中间空心的部分形成手柄,两壳体通过铆钉固定联接在一起,壳体中部内侧为一阶梯式座孔,用来安装装配在蜗杆两侧的一对支撑轴承,下部为圆盘形壳体,圆盘形壳体的中心为轴孔;与轴孔同心,圆盘形壳体内侧为凸起的圆环状轴承座孔,所述圆环轴承状座孔内安装一对轴承,该对轴承内圈装配在中轴两侧的圆柱形轴段,轴承与中轴的中段轴段之间衬垫垫片,凸起的圆环状轴承座孔的外部圆柱面与可调节扭力装置中端盖的中心孔配合连接;所述左手柄壳体组件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壳体对合而成,壳体上部中间空心的部分形成手柄,两壳体通过铆钉固定联接在一起,下部为圆盘形,圆盘形壳体的中心为一内六角形孔,装配在右手柄两外侧时,两个内六角形孔分别与中轴两端的外六角形的轴段配合,并用装配在中轴两端内孔的垫片和螺钉锁定。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蜗轮内孔沿内圈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半圆形孔,其中直径较大一个孔固定涡卷弹簧的环形外端,另外三个孔的大小相同,通过四个铆钉将涡圈弹簧环形外端与蜗轮及两个端盖一起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所述蜗杆的两端开有与螺丝刀相配合的槽口或内六角扳手相配合的六棱柱。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利用涡卷弹簧的扭力来实现双臂的双向开合运动,并通过转动蜗杆来调节力量大小,可以方便地实现双臂双向开合锻炼,锻炼时力量的大小可根据锻炼者的需要来自主选择,适用人群范围广泛,具有轻便、高效、安全、新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的局部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为中轴部分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完全装配后与中轴线重合且与涡杆中轴线垂直的剖面示意图
图6-1,6-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扭力器使用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敏,未经张晓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工防滑脚扣
- 下一篇:跑步机的双重缓冲避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