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镜外鞘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788.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0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彬;王敬东;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镜 外鞘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胃镜外鞘套。
背景技术
上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科常见急症,需要及时取出异物。常规异物取出术是通过胃镜直视下应用活检钳、各种异物钳、圈套器等直接取出,一般比较圆钝的异物容易取出,且不易造成消化道的损伤,但是一些尖锐的异物比如鱼刺、假牙、针、尖锐金属利器等在取出过程中容易造成消化道损伤,尤其是经过贲门、食管主动脉弓处及入口狭窄处容易造成消化道粘膜二次损伤,或直接导致取出失败延误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取出术中使用的胃镜外鞘套,避免了消化道粘膜二次损伤,并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咬口部结构使插管深度精确可控,手持部便于医生操作,提高手术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整体为弧形套管结构,弧形套管一端具有两级环状突起,靠近端部的一级环状突起形成手持部,另一级环状突起形成咬口部。
弧形套管长度有三种,分别为20cm、35cm和45cm,弧形套管外标注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结构简单,所需材料少、费用低,可作为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即可销毁,也可重复消毒再利用;
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异物后根据异物位置选择适宜长度外鞘套,再次进镜,以活检钳、各种异物钳、圈套器等夹持异物牵引至外鞘套管内,异物随外鞘套一并胃镜退出,提高了异物取出成功率;
本胃镜外鞘套尤其适用于尖锐利器等异物的取出,在通过消化道自然狭窄处时避免了消化道粘膜的二次损伤,并方便了这些异物的取出,极大提高了尖锐异物取出的成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具有咬口部,病人咬住咬口部进行操作防止插管过深,取出时造成不便。
2)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具有手持部,医务人员可握住手持部进行操作,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效率。
3)有3种长度可选择,依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长度的胃镜外鞘套进行操作,满足不同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套管;2.咬口部;3.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整体为弧形套管结构,弧形套管1一端具有两级环状突起,靠近端部一级的环状突起形成手持部3,另一级环状突起形成咬口部2。
弧形套管1长度有三种,分别为20cm、35cm和45cm,弧形套管1外标注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结构简单,所需材料少、费用低,可作为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即可销毁,也可重复消毒再利用;
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异物后根据异物位置选择适宜长度外鞘套,再次进镜,以活检钳、各种异物钳、圈套器等夹持异物牵引至外鞘套管内,异物随外鞘套一并胃镜退出,提高了异物取出成功率;
本胃镜外鞘套尤其适用于尖锐利器等异物的取出,在通过消化道自然狭窄处时避免了消化道粘膜的二次损伤,并方便了这些异物的取出,极大提高了尖锐异物取出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具有咬口部2,病人咬住咬口部2进行操作防止插管过深,取出时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具有手持部3,医务人员可握住手持部3进行操作,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外鞘套有3种长度可选择,依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长度的胃镜外鞘套进行操作,满足不同操作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