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390.7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涛;艾晓辉;杨秋红;胥宁;王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中药 浸膏 收集 蒸发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浸膏收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它适用于收集中药浸膏,收集瓶可从蒸发皿上拆卸下来方便中药浸膏的收集和保存。
背景技术
蒸发皿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器具,主要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物质的结晶。在中药浸膏的制备实验中常用于中药乙醇提取物中溶剂乙醇的蒸发。在将中药提取物中乙醇蒸发制得的中药浸膏会吸附在蒸发皿内表面,难于收集和保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中药浸膏收集方便,易于保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包括蒸发皿本体、收集瓶、收集瓶瓶盖和三脚架,其特征在于:蒸发皿本体底部与柱状凸出部相连,收集瓶与柱状凸出部相连,蒸发皿本体底部为开孔,蒸发皿本体底部有柱状凸出部,柱状凸出部内有螺纹结构,收集瓶瓶口具有螺纹与蒸发皿本体底部的柱状凸出部内螺纹紧密拧合;收集瓶瓶盖与收集瓶瓶口的螺纹紧密拧合;三脚架用于放置实验用中药收集蒸发皿本体,蒸发皿本体上部呈圆形, 蒸发皿本体内表面抛光平滑,蒸发皿本体上部与鸭舌状扁平凸出部相连,蒸发皿本体上部有鸭舌状扁平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拆卸的收集装置,在将中药提取物中溶剂乙醇蒸发后,获得的中药浸膏可收集于收集瓶中,这样不仅省去了每次要将中药浸膏用药勺或刮刀刮下的麻烦,而且避免了吸附在蒸发皿内壁的部分中药浸膏无法用药勺和刮刀刮下的弊端。将收集中药浸膏后的收集瓶盖上收集瓶瓶盖也便于中药浸膏的保存和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的蒸发皿本体、收集瓶、收集瓶瓶盖和三脚架示意图。
其中:1蒸发皿本体,1a 蒸发皿底部具内螺纹的柱状凸出部,1b蒸发皿上部具鸭舌状扁平凸出部;2 收集瓶;3收集瓶瓶盖;4三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实验用中药浸膏收集蒸发皿,包括蒸发皿本体1、收集瓶2、收集瓶瓶盖3和三脚架4,其特征在于:蒸发皿本体1底部与柱状凸出部1a相连,收集瓶2与柱状凸出部1a相连,蒸发皿本体1底部开孔,蒸发皿本体1底部有柱状凸出部1a,蒸发皿本体1的底部柱状凸出部1a为具内螺纹的柱状凸出结构,收集瓶2的瓶口具有螺纹,该螺纹与蒸发皿本体1底部的柱状凸出部1a的内螺纹能紧密拧合,蒸发皿本体1与收集瓶2的容积比为100:20;收集瓶瓶盖3为内侧有螺纹且与收集瓶2瓶口的螺纹紧密拧合;三脚架4用于放置实验用中药收集蒸发皿本体1。蒸发皿本体1上部呈圆形, 蒸发皿本体1内表面抛光平滑,蒸发皿本体1上部与鸭舌状扁平凸出部1b相连,蒸发皿本体1上部有鸭舌状扁平凸出部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槽式试剂容器
- 下一篇:恒温气浴振荡器用固定装置及恒温气浴振荡器